繼養老理財試點、個人養老金賬戶制度頒布后,養老儲蓄業務即將展開!
近日,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在通氣會上提到,銀保監會正在會同央行研究推出特定養老儲蓄業務試點。初步擬四家大型銀行在部分城市開展試點。產品期限分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檔。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曾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我國是一個儲蓄大國,儲蓄率較高。開展養老儲蓄試點,推出契合公眾儲蓄習慣創新產品和服務,可進一步豐富養老金融產品供給,與養老理財產品等形成補充。
產品期限最長達20年
金融機構開展個人養老業務是近期市場關注的熱點話題。
5月13日,銀保監會相關人員在通氣會上表示,為進一步豐富第三支柱養老金融產品供給,銀保監會正在會同央行研究推出特定養老儲蓄業務試點。
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三種類型,產品期限分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檔。初步擬由工、農、中、建四家大型銀行在部分城市開展,單家銀行試點規模初步考慮為100億元,試點期限暫定一年。
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試點的特定養老儲蓄業務兼顧普惠性和養老性,產品期限長、收益穩定,本息有保障,可滿足低風險偏好居民的養老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國銀行存款類產品期限最長為5年;銀行銷售的憑證式儲蓄國債的期限也基本都為3年期和5年期。而此次養老儲蓄產品期限最短為5年,最長達20年,存款期限超過普通銀行定期存款及國債期限。
此外,去年12月,我國首批養老理財試點產品正式發售。截至5月16日,共有20款登記在冊的養老理財產品。其中僅貝萊德建信有一款10年期的養老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最低5%,最高10%。其他19只產品的封閉期都不超過5年。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表示,目前銀行儲蓄沒有長達15年、20年的產品,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定價具有一定難度。如果回報太低,老百姓可能不愿意存,但如果回報太高,又受制于資產端的回報,會超過養老理財產品收益。
一名國有大行相關工作人員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如何定價是關鍵。如果利率太高,則會提高銀行的負債端成本,銀行難以承受。不過由于是試點,初期預計10年期以上產品規模不大。憑證式國債、協議存款、5年定期存款利率可以提供一定定價參考。
總體而言,商業銀行在商業養老金融方面具有相對優勢,根據《中國養老金融調查報告2021》,有50.81%、26.27%的調查對象選擇銀行存款、銀行理財作為養老財富儲備。
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在研報中提出,養老儲蓄作為特殊品種存款,為低風險偏好客群增加一種本息有保障的投資選擇。同時,養老儲蓄具有保本保收益的特點,更適合老年風險偏好低的客群。另一方面,還需要考慮10年以上存款是否為固定利率的問題,若為固定利率,則在利率長期下行預期下,可能會吸引一些需求。
但同時研報也提到,預估象征性意義大于實際效果,該產品規模增長空間可能不大。其中,銀行體系資金本身具有借短貸長的特點,長期限的養老儲蓄降低了存貸期限錯配,但由于很難提供對應高收益資產,預計長期養老儲蓄的收益率也很難顯著提高。
商業銀行將成最大受益機構
實際上,早在今年三月,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就透露,養老儲蓄試點即將啟動。
此后不久,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在答記者問中表示:養老儲蓄試點即將啟動,主要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的商業養老計劃試點正在抓緊籌備。同時,近期推出了一系列規范和促進養老保險機構發展的政策,支持養老保險機構建設,鼓勵其參與養老金融改革,進一步豐富養老金融供給,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養老需求。
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對個人養老金的參加范圍、制度模式、繳費水平、稅收政策等均進行具體規定。
其中指出,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資金可用于購買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等運作安全、成熟穩定、標的規范、側重長期保值的滿足不同投資者偏好的金融產品,參加人可自主選擇。
中國銀行深圳市分行大灣區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曾圣鈞曾對《華夏時報》等媒體記者表示,個人養老金將養老目標類的金融產品的供應商拓展為所有金融機構,這讓個人養老金的投資標的更豐富,選擇空間更大。其中,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可以進一步豐富養老金融產品的供給,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養老保險需求,銀行也可以獲得長期穩定的資金。
在近期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相關負責人具體介紹了《意見》的情況。其中,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表示,個人養老金開戶比較簡便。按照制度設計,參加個人養老金需要開設兩個賬戶:一個是在信息平臺建立個人養老金賬戶,用于信息記錄、查詢和服務等;另一個是在銀行開立或者指定的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用于繳費、購買產品、歸集收益等。
穆迪在《推行個人養老金制度對中國金融機構具有正面信用影響》表示,預計銀行將從新的個人養老金計劃中獲益最大,因為參加人需要在銀行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使得銀行有機會吸引資金到其理財子公司產品。
未來每年將有至少數萬億的沉淀資金。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各大商業銀行必將在個人養老金這一藍海領域展開激烈乃至于殘酷的競爭,并將有利于那些財富管理領先的金融機構或代銷機構再次強化對客戶中長期財富的管理身份。資深金融監管政策專家周毅欽提到。
與此同時,銀行理財作為傳統規模最大的資管產品,且投資風格符合個人養老金投資要求,預計將成為個人養老金的主要配置領域之一。
去年9月,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的通知》,四家理財子獲批在四地進行產品試點。首批試點產品封閉期限5年,在風險緩釋、分紅安排、產品申贖等設計上凸顯出養老屬性。
按照小步慢跑,總體漸進思路,2022年3月,養老理財產品試點范圍擴展為十地十機構,首批四家試點機構募集規模上限升至500億元。
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在研報中提出,布局養老理財有助于理財公司獲取長期資金,更好發揮在非標等另類資產投資上的獨特優勢。理財子公司根植于母行龐大的客戶基礎、擁有便捷的金融服務網點及其他金融機構不可比擬的品牌聲譽,是大眾客群獲得穩健存款利息和投資收益的主要渠道,具有匹配客戶養老需求的天然優勢,未來潛在業務空間巨大。
本文標題:產品期限最長可達20年!四大行擬率先開展養老儲蓄試點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baoxian/3707.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