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早上11時30分,剛到飯點,貴陽市花溪區十字街社區養老服務站的就餐區座無虛席,82歲的曾秀媛也早早占好位置。
番茄雞蛋、農家小炒肉、涼拌黃瓜今天的菜不錯!志愿者端上營養餐,老人贊不絕口。她告訴記者,孩子們都在外工作,自己年紀也大了,每天的就餐是最麻煩的事情,現在好了,家門口新開了服務站,健康又實惠。
作為花溪區首家投入使用的社區養老服務站,十字街社區養老服務站在今年4月開站運營。該服務站由區民政局和筑城公司投資建設,并積極創新管理思維,引進經驗豐富的花溪睿悅紅陽康養中心運營管理,將精神養老和文化養老有效結合,為社區老年人提供優質養老服務。
就餐只是養老站提供的服務之一,站內還設置了不同分區、配齊服務人員,為老人提供文化娛樂、健康家庭醫生、康復訓練等系列服務。花溪區陽光街道貴筑社區黨支部書記(十字街社區籌備組常務副組長)段頔介紹,服務站也會定期邀請市公益組織進駐,組織開展適齡社群活動,滿足老年群眾多層次、多樣化服務需求。
聚焦民生第一線,為群眾辦有溫度的實事。讓黨史學習教育在為民服務中見實效,花溪區聚焦醫療、教育、養老等民生熱點,推出一系列改革惠企便民舉措,補齊高品質生活短板弱項,民生二字的成色越來越足。
下樓看病、上門問診對于南溪苑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群眾來說,新生活的良好體驗之一就是就醫更方便了。南溪苑社區居住著7個鄉(鎮)的搬遷群眾,其中孤寡老人、殘障人士等人群占了一定比例,就醫需求較大。
考慮到安置點的實際,花溪區在該社區一樓規劃建設衛生室,配置完善功能分區及醫務人員,讓群眾不出社區便能享受基本醫療服務。考慮到不少行動不便的群體,該社區積極推行家庭醫生服務,要求社區醫生定期上門了解其健康狀況,制定健康生活檔案和疾病治療方案,將診療服務送到家中。
衛生室治療室、觀察室等功能劃分清晰,各類醫療設備也比較齊全,能滿足群眾基本的就診需求。衛生室醫生錢燚告訴記者,值班醫生的電話更是24小時開機,方便群眾有需求時隨叫隨到。
一件件落地有聲的民生實事,展現政府一心為民的干事情懷。聚焦轄區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花溪區還精準梳理民生實事清單,件件有落實串起為民服務鏈,把實事真正辦到群眾心坎上,托起美好幸福生活。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朱迪
編輯 王小婷
二審 何濤
三審 田旻佳
本文標題:「我為群眾辦實事」貴陽市花溪區:件件民生實事托起群眾幸福生活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5044.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