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合組織統計,2021年,經合組織國家養老儲蓄計劃規模達54.1萬億美元,美國養老資產規模達35.5萬億美元,相當于GDP的1.69倍,英國養老資產規模相當于GDP的1.27倍,丹麥的養老資產是GDP的2.3倍。
相比之下,中國養老資產規模還比較小,養老金體系僅占GDP規模的10.6%。姚余棟預測,到2030年,我國個人養老金有望實現約1萬億元的增量市場。引導個人儲蓄等低收益金融資產向相對長久期、高收益的養老資產轉移,不僅有助于緩解養老資金缺口壓力,也將助力直接融資發展,穩定宏觀杠桿。
沈明高指出,養老資產時間跨度長,強調收益性、穩定性與可持續性,同時還要有一定的流動性,因此,對養老資產的這些需求也影響著整個資本市場的資產供給,養老產業的發展會重塑資本市場。
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沈明高認為,這是養老產業新的突破口,給金融機構提出新的要求。
他指出,要建立市場化的養老金管理制度,發展低波動率的產品,做大核心資產的規模。金融機構能夠提供長期的金融產品與投資組合服務,為養老提供優質的核心資產。
在沈明高看來,人民幣資產成為優質資產有兩大條件:一是能夠充分利用中國的規模優勢,二是具有創新的能力。此外,消費的崛起尤為重要,當消費成為驅動力、制造業實現升級,人民幣資產回報的獨立性就會增強,人民幣資產的配置價值就會提高。具體而言,他看好四個行業的發展:大金融、大能源、大消費以及部分地區的房地產。
沈明高強調,人民幣資產能否成為優質資產,對養老第三支柱未來投資回報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都是關鍵。
那么,個人投資者應如何配置養老資產?
姚余棟肯定了泰康人壽在構建養老社區方面的相關經驗。泰康養老社區在全國26個重點城市落地,保單+養老社區服務的模式提前從生命周期、健康周期、財富周期三方面進行布局。
沈明高建議,養老資產要平衡股票、債券、保險、現金、大宗商品等資產類別,要盡量包括回報相關性比較低的不同資產,比如美國的大盤股與黃金在回報上是負相關的,在配置上降低資產組合的風險,同時兼顧相對穩定的回報。
沈明高指出,新一輪金融長周期的底部已經出現,全球利率處在振蕩上行的周期中,當全球增長效率下降時,投資者要格外關注增長效率背后的優質資產。
《中國經營報》觸角學院金融大講堂欄目聯合泰康人壽,邀請經濟學家、企業管理者的同臺深入分享,拓展長壽經濟發展新思維,把握老齡社會新機遇,探索產業發展新路徑,尋找商業變革的新方向,謀劃養老保障新對策。
本文標題:第三支柱呼之欲出,養老金融何處去?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5294.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