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慈孝養老論壇在浙江杭州召開 王剛 攝
當前,銀發浪潮正撲面而來,截至2021年底,中國60歲以上人口2.67億,占總人口數的18.9%,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數量最多、老齡化速度最快,應對人口老齡化任務最重的國家。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顯示,中國家庭呈現小型化、空巢化、少子化特征。快速迅猛的城鎮化進程讓人戶分離、父子分居成為常態,曾經的三世、四世同堂現今已成奢望。在這過程中,孝道文化受到沖擊,逐漸式微,代際沖突已從家庭彌漫到社會。
在此背景下,2022第八屆中華慈孝文化節的重要子活動——中華慈孝養老論壇在浙江杭州召開。該論壇聚焦積極養老慈孝養老快樂養老等正能量話題,邀請研究老齡化、養老、康養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就這些話題展開思維碰撞,旨在探索多元化養老新路徑,更好地幫助養老機構實現可持續發展,幫助老人群體安度幸福晚年生活,進一步弘揚和傳承中華民族慈孝文化。
2021年底,中國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人數為10.29億人,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人數為13.63億人,中國已經建立了全球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制度。中國老齡協會綜合部主任王振云在論壇上介紹,新中國成立后,中國首次完整建立了農村五保制度和城市三無供養制度,一系列的社會保障制度也隨之建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
《關于實施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面對銀發浪潮,中國先后出臺了系列重磅文件,從政策層面真正做到了對廣大老年人物質上保障、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不僅提高了廣大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而且也夯實了慈孝文化建設的基礎。
據統計,2022年中國養老產業將超過10萬億元規模,年增速超過15%。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國人對于養老的需求,肯定是依托在品質之上的積極養老。
如何讓養老變享老,擴大銀發幸福圈?
養老事業關系千家萬戶,關系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如何提升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慈孝養老之路;如何更好地踐行慈孝之心,使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安、老有所樂,是當下非常重要的議題。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黨委書記、中國新聞社駐浙機構管委會主任柴燕菲在致辭中表示,對于黨和國家養老事業發展,一方面,新聞媒體應該耳聽天下情、眼觀人間事,執筆寫民生,千水匯川發出民眾需要的聲音;另一方面,新聞媒體應該發揮積極正確的導向作用,搭建集思廣益的平臺,為老者安之的實現凝聚更多力量。
柴燕菲表示,這也是中國新聞社作為主辦方之一,舉辦此次中華慈孝養老論壇,并以積極養老樂活人生為主題的初衷。
圓桌對話 王剛 攝論壇上,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副書記、浙江省老齡辦常務副主任夏建成現場致辭。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主任委員郭清;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陳作兵;清華大學醫學社會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景軍還分別作了主題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創新發展養老服務業》《后疫情時代健康老齡化戰略的中國思路》《宗教界參與社會化養老建設的相關建議》的主旨演講,從多角度探討如何應對老齡社會的養老壓力。
專家學者還就破解養老服務短板弱項、技術賦能創新養老服務方式,促進養老+多鏈條融合發展激活養老服務要素活力,朝著人人共享多元供給方向發力,積極養老幫老人重返社會兩大話題進行了圓桌對話。
據悉,2022第八屆中華慈孝文化節由中國新聞社、杭州靈隱寺主辦,杭州靈隱寺、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新聞發展中心、中新社國際傳播集團浙江分公司承辦,并得到了《中國新聞》報、中國慈善家雜志社、民革浙江省委會、浙江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杭州云林公益基金會的支持。
本文標題:中華慈孝養老論壇:銀發浪潮下探索多元養老路徑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5431.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