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需要照顧,志愿服務傳遞溫暖。從2012年發起愛心助空巢志愿服務項目(以下簡稱愛心助空巢)以來,天津市和平區民政部門經過十年探索,讓愛心助空巢覆蓋了轄區64個社區,擁有上千名助老志愿者,服務了千余位空巢老人。在如今的和平區,為老志愿服務越來越細致、貼心、多元,空巢老人生活越來越省心、放心、舒心。
細致服務,溫暖空巢老人
2009年,在和平區南營門街道文化村社區,當志愿者張玉英得知84歲的武玉英獨自居住、行動不便后,隔三差五就幫老人收拾家務、照料生活。自此,老人逢人就夸志愿服務好,有人關心、有人掛念好。
一段時間后,和平區民政部門了解到張玉英的善行,在給予肯定和鼓勵的同時,予以大力推廣,并設立為老志愿服務試點項目。2012年,區民政局指導區社區服務志愿者協會正式發起愛心助空巢,發動更多的志愿者參與到為老服務中。
十年間,隨著志愿者和服務老人數量的增多,雙方結對的方式從最初的口頭約定,發展為簽訂承諾書,所提供的服務也從生活照看、幫忙,細化為五訪、五送、五知道等。
傳統節日必訪、惡劣天氣必訪、生病住院必訪送溫暖、送急需、送慰問知道老人的興趣愛好、知道家屬聯系方式家住南市街道新文化花園社區的滕潤梅,從成為助老志愿者的那一天開始,就把這些都記在心里。
滕潤梅結對的空巢老人叫馬文芳,今年82歲,兩人同住一個小區。3年前,馬文芳的老伴兒去世后,新文化花園社區服務志愿者協會就向老人推薦了愛心助空巢。
馬奶奶喜歡熱鬧,我經常帶她到公園晨練、唱歌。滕潤梅告訴記者,結對后她就把老人家里買水買電和日常購物等需要跑腿的活兒包了下來。
一天夜里,馬文芳老人家里的燈突然都不亮了。老人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滕潤梅。接到電話后,滕潤梅叫上愛人趕到老人家里。故障排除后,滕潤梅又和老人聊了會兒天,等老人休息后才離開。
馬文芳記得,在她80歲生日當天,滕潤梅特意邀請社區文藝隊的志愿者為她舉辦了一場家庭歌舞演出,還煮了長壽面。她邊看節目邊鼓掌,欣慰地說:潤梅有什么好事都想著我,這個志愿者比兒女還貼心!
和平區老舊樓群多,空巢老人居住相對集中,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需求迫切。據區民政局社會事務科科長、區社區服務志愿者協會會長楊倩倩介紹,愛心助空巢以鄰里互助形式開展志愿服務,關心和照顧高齡、體弱的空巢老人,有效滿足了多層次、多樣化的居家和社區養老需求,深受老人及其子女的歡迎。
低齡助高齡,更懂老人心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愛心助空巢的突出特點是小幫老,即在服務高齡空巢老人的志愿者中有一定數量剛退休的低齡老人。當地居民也稱之為低齡助高齡、花甲助耄耋。
家住五大道街道福林里社區的高日光老人,今年85歲。習慣了獨居的他,不愿意和兒女住在一起。近幾年,老人腰病復發,行動不便,子女很是擔心。加入愛心助空巢后,助老志愿者劉香菊、俞軍與老人結了對,經常關心老人生活,這也讓老人的子女省了不少心。
高大爺年紀大了,做起事情來心有余而力不足,我非常理解,能替老人想到的我都會盡力幫忙。退休后就成為助老志愿者的劉香菊告訴記者,在助老志愿者中,有不少和她一樣的小老人,都是熱心腸。相比年輕的志愿者,他們參與志愿服務的時間更充裕、更靈活,也更能理解空巢老人的心思。
一直熱心志愿服務的俞軍,退休后就當上了福林里社區服務志愿者協會的會長。在他看來,人上了歲數都想有個好身體,自己舒心,兒女也省心。他感慨地說:我也有兒有女,照顧起高大爺更能理解他的感受。
送早點、買菜、陪著去看病和志愿者結了對,我的生活可舒心了。高日光老人感動地說,志愿者知道他腰不好,不僅幫他尋醫問藥,還陪著去做康復治療,讓他心里熱乎乎的。
為了讓志愿服務能夠更貼心,區社區服務志愿者協會還定期通過問卷調查了解轄區空巢老人的訴求和建議。每一張問卷我們都會認真分析,梳理出的每個問題都是改進服務的方向。楊倩倩告訴記者,每年他們還會給全區登記在冊的空巢老人發放志愿服務連心卡,卡片上有區、街道兩級社區服務志愿者協會的聯系方式,方便老人有需要就能找到志愿服務。
管理規范,為老服務更多元
關照老人要做到早看窗簾、晚看燈,聯系卡上的手機號要用大字號,要擺在屋里顯著位置2018年3月28日,在勸業場街舉辦的志愿服務大講堂上,曾榮獲天津優秀志愿者稱號的何云漪和大家分享了為空巢老人服務的經驗,志愿者們表示很受用。此后每年,和平區都會舉辦志愿服務大講堂。
十年來,在和平區民政局的指導下,區社區服務志愿者協會統籌各街道、社區兩級社區服務志愿者協會開展為老志愿服務,定期對志愿服務質量進行評估,并通過培訓提升志愿者的服務能力。
目前,隨著需求的增加愛心助空巢也面臨著志愿者數量不足和服務內容較為單一等問題。楊倩倩告訴記者,區、街道兩級社區服務志愿者協會已加大了招募小老人志愿者的力度。同時,通過舉辦志愿服務大講堂等形式,幫助志愿者掌握更多為老服務的技能和技巧,讓服務更加科學、高效。
記者了解到,區民政局還鼓勵全區各級社區服務志愿者協會與街道、社區周邊的機關、學校、醫院結成志愿服務聯盟,發揮不同領域志愿者的專長,為老人提供理發、家電維修、法律咨詢、智能手機使用等多種服務。這樣一來,為老志愿服務的人力增加了,服務資源充實了,空巢老人的訴求能夠得到更好滿足。楊倩倩如是說。
老年是人生中的重要階段,應當有作為、有進步、有快樂。在和平區民政局黨委書記、局長丁華看來,低齡助高齡的模式既發揮了志愿服務在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的作用,也將老有所養的志愿服務項目升級為實現老有所為的平臺,讓老年人在自助互助中發揮余熱、綻放余暉。
本文標題:海河畔的溫暖鏡頭——天津市和平區愛心助空巢志愿服務項目十年回顧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5487.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