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忻州日報
所謂生活,無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謂幸福,不過家人圍坐,一日三餐。
近日,在河曲縣沙坪鄉前麻地溝村的幸福老年餐廳里,每天都有20多位老年人前來就餐,熱氣騰騰、葷素搭配的飯菜,讓老人們贊不絕口。
幸福餐廳,其樂融融。
思路決定出路
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轉移進城,農村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農村養老特別是留守老人的養老問題日益凸顯,養老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迫在眉睫。
河曲縣轄6鎮5鄉、183個行政村、10個社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統計數據顯示:全縣常住人口123505人,60歲及以上人口為28421人,占23.01%。農村留守、空巢、獨居、失能、高齡老年人中普遍存在的做飯難吃飯難已逐漸演化為一個社會問題。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河曲縣委、縣政府在充分分析全縣老年人口數量、居住分布情況、鄉鎮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的基礎上,出臺了《關于推行農村幸福老年餐廳和好鄰居助老餐桌的實施方案》,按照試點先行、分步實施,梯次推進、全面覆蓋的工作思路,堅持市場化與社會化相結合,積極探索老人交一點、村里補一點、愛心人士幫一點、政府扶一點的模式,通過建設幸福老年餐廳配餐點好鄰居助老餐桌三種模式,滿足農村老年人的就餐需求,努力打造河曲農村老年人的幸福餐廳,逐步解決農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獨居老人、失能老人、高齡老人中普遍存在的做飯難吃飯難問題。
試點先行 逐步推廣
今年82歲的丁彥清、張亮先老兩口,是沙坪鄉前麻地溝村人,兒子一家常年在外打工,老兩口身體不太好,做飯也不方便,如今,在老年餐廳,他們的一日三餐有人管,娛樂生活也豐富,村里的老伙伴們一起吃飯、一起玩,這樣的幸福生活,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夢都沒夢見過。
前麻地溝村是沙坪鄉最早建設老年餐廳的試點村之一。2022年3月河曲縣作出建設老年餐廳的決策部署后,沙坪鄉被確定為實施這項工作的試點鄉鎮之一,第一批確定的五個試點中心村迅速推進老年餐廳建設。前麻地溝村利用現有約200平方米的紅白理事會,將其改造為老年餐廳,室內粉刷一新,里面有獨立廚房和獨立餐廳,配置環保甲醇灶、冷藏柜、蒸汽柜、消毒柜、餐桌、餐具等,每天固定有23人用餐,其中60-80周歲的18人,80周歲以上的5人。丁彥清老兩口就是餐廳的常客,在這里,他們不僅吃得好,心情也比過去舒暢了許多。
沙坪鄉在老年餐廳的運行過程中,創造性地把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與老年餐廳的穩定運行相結合,積極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老黨員主動帶頭到老年餐廳用餐,年輕黨員積極動員自家老人走進老年餐廳。經過黨員的示范引領,各村用餐人員穩步上升到20-30人,達到后續穩步運行的基礎人員門檻;在老年餐廳初期運行階段,前麻地溝村黨員積極為村內行動不便老人送餐、帶餐,極大地提高了全村老年人加入老年餐廳的積極性,也使黨的溫暖真正走進老年人心中。
老年餐廳這項惠民生、暖人心的實事在沙坪鄉各村試點運行以來,不僅得到在村居住的老年人的積極支持,更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和高度認可,許多社會愛心人士積極對接老年餐廳,自愿捐款捐物;老年人子女事親以孝,爭先恐后為父母繳納餐費,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在沙坪鄉蔚然成風。
居家養老河曲模式
為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助力鄉村振興,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增強全縣老年人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度,在沙坪、樓子營、土溝3個鄉鎮先行試點成功的基礎上,河曲縣堅持創新中推廣、推廣中創新,有序推進農村幸福老年餐廳和好鄰居助老餐桌工作。截至目前,全縣有27個行政村單獨建設幸福老年餐廳,服務老年人口517人,其中80歲以上老年人及特困對象239人,基本實現了有需求的行政村服務全覆蓋的目標。一餐熱飯,不僅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了老百姓的餐桌上,溫暖著農村老人們的心靈,也消除了子女們的后顧之憂。
老年餐廳不僅為村居老人提供了高標準的飲食體驗,而且還成了廣大村民增進交流的重要場所,更成為了河曲縣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成果的試金石。作為村內常住人口集聚的場所,老年餐廳的開設為村干部與群眾搭建了溝通交流的平臺,村兩委利用餐廳宣講黨的政策、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糾紛,開辟出基層治理的又一重要陣地。通過開展面對面談心、心貼心交流,黨員干部與群眾的距離更近了,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提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老年餐廳不僅是老人吃飯的地方,更是興家風、淳民風、正社風的地方。三個試點鄉鎮圍繞幸福兩個字認真求解、積極探索實踐,將老年餐廳打造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新陣地。土溝鄉榆嶺洼村依托養老餐廳,設立孝心榜,推動了孝老愛親、和諧文明之風。沙坪鄉前麻地溝村利用老年食堂附近的閑置土地開墾老年菜地,由村內用餐老人認領,黨支部做好日常管理,并將收獲的蔬菜、水果等實物折換成老年人在餐廳的用餐券,既發揮了老人們的余熱,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又為他們減輕了部分經濟負擔。沙坪鄉后麻地溝村注重對老年人的精神關懷,通過為過生日的老人慶生,舉辦紅色觀影、養生講座、一起過佳節等各類文化活動50場,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補足了老年人的精神之鈣。
傳統意義的養兒防老已經不能解決當下及未來的養老問題,河曲縣在農村建設的幸福老年餐廳是對農村新型養老模式的有益探索。農村養老不是家庭養老,而是在村中的居家養老;農村養老不是社會養老,它吸收了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的優點和可操作性,把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的最佳結合點集中在農村,把服務引入農村,讓老年人既不離家也不離村,還能有人照顧。這是河曲縣針對目前農村面臨的老齡化問題所探索的一種新型養老模式,這一模式補齊了河曲農村養老服務的短板,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新路子。
如果說廚房里的人間煙火氣,藏著的是生活的溫度,那么遍布河曲鄉村的這一個個幸福餐廳,則是為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有益探索和大膽嘗試。
本文標題:幸福餐廳的人間煙火氣——河曲縣破解農村養老問題的有益嘗試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5674.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