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既是個人關心的家事,又是國家重視的國事。
隨著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一重磅文件的正式發布,我國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啟航,也開啟了資本市場服務養老事業的全新篇章。
目前,中國的養老保障體系由三大支柱構成,分別是:
第一支柱 基本養老保險,包括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作為養老主力,保障基本養老安全;
第二支柱企業年金,由企業與個人共同繳費,可提高養老生活質量;
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由個人自愿投資金融產品等方式,實現提升養老生活品質的目標。
這意味著,新推出的個人養老金制度是由個人自愿參與,而且是市場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戶制度,也就是說繳費完全是由個人承擔,實行完全的積累。
《意見》同時規定,每人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的上限為12000元。
具體來說,個人養老金的可投產品大概有四類,包括公募養老FOF、養老理財、養老儲蓄和養老保險。平安基金養老投資總監高鶯表示,從美國的數據來看,養老金第三支柱IRAs計劃資產的主要投向是共同基金,占比接近50%,畢竟公募基金門檻低,流通性好,二級市場操作比較靈活。
此外,高鶯建議普通投資人,在養老觀念上提前規劃,為自己開一個專屬的養老賬戶,定期儲蓄養老的錢。
四類可投資產
《21世紀》:《意見》的發布可以說是個人養老金制度的頂層設計文件落地,對普通投資人來說,有什么重要意義,需要關注什么?
高鶯:《意見》出臺的大環境是人口老齡化的趨勢。
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億人,占18.70%。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的《中國發展報告2020》預測,至本世紀中葉,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或近 5 億,平均每三個人當中就有一個老年人。
在養老壓力與日俱增、企業年金覆蓋率仍然較低背景下,《意見》出臺標志著 個人養老新時代開啟。
從制度的角度來看,目前只是一個綱領性的文件,正式的配套政策還未落地,比如稅優政策,以及哪些產品可以列為符合資質的產品,具體還需等待細則的設立。
在個人養老金的資產配置上,具體來說大概有幾類,包括公募基金的養老FOF、養老理財、養老儲蓄和養老保險。
2018年3月,證監會正式發布《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形成專門服務養老投資的FOF基金產品類別養老FOF,發行這一類產品的初衷就是提前為個人養老金制度的落地進行產品布局,所以算起來,基金公司已經籌備了三年多的時間,準備非常充分。
另一方面,個人養老金市場的前景也非常廣闊,因此這不是一次性的事情,而是一個普惠式、覆蓋全面,細水長流、積少成多的持續投入,大家都可以去享受,因此我們期待細則的落地。
從金融機構的角度來看,我們從業者關注怎樣設計出更好的產品服務我們的投資者。從普通老百姓(603883)的角度來看,可能要盡早形成養老理念,為自己設立一個專屬的養老賬戶,儲蓄養老的錢。
《21世紀》:個人養老金適用的幾類產品中,包括養老FOF、養老理財、養老儲蓄和養老保險,這些產品適合的投資人群是否有所不同?
高鶯:從制度的角度來說這些產品都可以投。
從美國最新的數據來看,養老金第三支柱IRAs計劃資產的主要投向是共同基金,占比一半左右。像養老儲蓄、保險、理財這類產品還是比較少,因為公募基金門檻低,流通性好,二級市場操作比較靈活。
從保險市場來看,目前符合政策的養老保險總共的保費收入才4億,而現在養老FOF符合條件的已經1300億,所以這個體量絕對沒法比。
養老FOF畢竟已經醞釀并運行三年多了,產品端還是有些相對優勢。
投資人怎么選養老FOF?
《21世紀》:目前您在管的產品有養老2025、養老2030、養老2035還有養老2045,想從產品設計角度了解下,對在管產品的整體考慮是什么?快到2025年的時候,養老2025到期后產品如何運作?
高鶯:按照這個數字來看的話2025、2030、2035、2045,分別對標的是2025年、2030年、2035年、2045年退休的這一人群。
從產品的定位來看,養老2025和養老2030是偏債型的FOF,權益的比例不高于30%。養老2035是一個混合型的FOF,權益的比例不高于60%,養老2045的權益比例是不高于80%。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這些產品權益占比和對應的風險等級是非常清晰的,對標相應風險等級的投資人群。
比如養老2025每一年它的權益中樞都是會下降,到了2025年以后這個產品等于是一個沒有封閉期的,前端、后端都是開放的產品,同時會下滑到20%左右權益的中樞,成為一只偏固收的FOF產品。
《21世紀》:未來在養老FOF上還有哪些產品布局?
高鶯:因為我們現在已經成立了五只養老FOF,其中有四只目標日期FOF、一只目標風險FOF,所以在人群的覆蓋、風險的覆蓋上比較全面。
同時還有幾只普通的FOF在運作。在養老FOF產品上,未來也會推出其它的一些產品,這需要和我們的渠道端需求去匹配,去發行一些渠道端特別是一些銀行渠道缺失的產品。
主動管理基金是以人為本
《21世紀》:FOF是指基金中的基金(Fund of Funds),請問選擇基金的標準是什么?前十大重倉基金里面,除了基金經理個人的能力,是否會考慮基金公司的綜合實力?
高鶯:在我看來,基金產品和基金經理是最重要的,基金公司是次要的。
當然不是說完全不考慮,如果說在調研過程,產品跟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符合我的投資邏輯,那么基金公司本身是次要的。主動管理型的基金是以人為本,核心是這個基金經理的方法論和投資水平。
基金公司以及公司的投研平臺、考核制度以及整體的管理機制是加分項或減分項。但是總體來看,如果公司不處于人才大面積流失或非常動蕩等極端情況,需要重新評估存在的負面影響,那么基金經理是更重要的考量。
在基金經理的風格上,即使是市場選基、選股的基金經理都會有自己一定的能力圈,有些人可能在某些行業或者某些風格上會非常有優勢,如果他背離了核心能力圈,那么就會對其基金進行一些持倉調整。
《21世紀》:今年市場劇烈震蕩,風格變化也很大,對下半年的大類資產配置思路是什么?
高鶯:今年市場比較動蕩。目前,各個行業的性價比都已經出來了,所以站在當下的時點,在行業配置上,首先要趨于綜合一些,保持一個相對均衡的配置,因為現在市場風格流動非常快,重倉某一個板塊或者某幾個板塊風險會比較大。
其次是一些科技反轉的領域會有機會,還有就是穩增長是一個貫穿全年的機會。
(作者:李域 編輯:姜詩薔)
本文標題:平安基金養老投資總監高鶯:公募養老FOF更具優勢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5987.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