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養老產業和適老化改造項目10余年,劉英認為,我國的適老化改造仍處于最初級的階段。在她看來,一方面,子女積極為父輩改造居家環境,父母反而認為這并不是一件急迫或必須的事情。她說:我們遇到過好多次的居家改造項目,開始改造時遇到老人阻攔,覺得自己身體康健,沒必要花這個錢。對新事物的接受需要過程,同時也需要他們認識到,改造也是預防。
另一方面,適老化改造的市場需要慢慢培養,改造前的入戶評估也是一大難點。劉英介紹說,他們基于5萬多用戶的實踐數據,形成了獨有的改造評估體系,包括老年人生活能力、輔具需求、居家環境、家庭關系、性格心理等方面,都將得到數字化評估。
無評估不改造,居家適老化改造必須是個性化和私人定制的。她說,適老化改造并不是簡單地搞裝修,從居家環境的防滑處理,到考慮共同居住家庭成員的生活和照料老年人的住家保姆等,都需要被評估在內,適老化改造不僅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質,讓生病的老年人活得更有尊嚴,也能為照護者減緩壓力。
根據曹阿姨的身高和生活習慣定制美觀、牢固的扶手,為獨居的袁叔叔打造無障礙浴室,設計出各類適老化桌椅等產品這些年,95后創業青年李靖慧成了身邊老年人的好朋友。同樣,她也認為,專業的適老化改造要由專業團隊完成。
李靖慧自小在爺爺身邊長大,離開老家讀大學后,獨自在家的爺爺逐年老去,成了她的牽掛。基于爺爺養老的痛點,她創辦了銀巢老年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在李靖慧看來,適老化改造還要更多地融入養老元素,讓家更適合老人。為了讓老年人在評估時就能對改造效果一目了然,他們研發了適老化綜合評估和改造體系,通過智能終端為家庭進行量化評估,評估結合了老年人實際需求,照明、無障礙設施、防滑、美居、智能化、可穿戴設備等都會考慮在內。這兩年,公司還為寧波市的困難老年人進行適老化改造。
相比居家適老化改造,各地政府部門大力推動的城市間適老化改造,更早進入了大眾視野。參與過多個城市的養老機構和社區的改造,劉英認為,比如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老建筑房屋,社區小公園、公共衛生間的改造,以及一些新的房地產項目,要對無障礙和適老化設施提出更高要求,從社會層面為老年人帶去更多便捷。
曾參與上海市一項街道適老化改造項目的90后設計師楊光旁說:各類設施逐漸老舊,缺少無障礙設施等,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他坦言,當時針對整個社區的適老化改造還沒有深刻認知,真正做項目時發現,適老化改造設計是對老人的情緒設計、需求設計、細節設計、智能設計,是通過設計達到心理關懷。
從上海到武漢創業,如今,楊光旁和朋友合伙創辦了挖藕(武漢)設計有限責任公司。在他看來,城市更新、適老化改造還處于起步階段,市場非常龐大,在一次現場調研時,當我們向一位老人解釋,要對小區增加許多適老化設施時,老人的態度從抗拒變成了支持。我們能體會到他們的迫切需求。
本文標題:無評估不改造,居家適老化改造必須是個性化和私人定制的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6153.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