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市廬陽區亳州路街道濱南社區老年食堂煥新開業。這也是安徽省民政廳出臺《老年助餐服務實施方案》之后,合肥市建成開業的第一家社區食堂。接下來,街道內其他各社區的助餐點也將陸續為社區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
食堂開業首日,窗口處的蒸米粉雞、乳香紅燒肉、麻辣魚塊、肉沫豆腐、蘑菇炒雞蛋、豆芽炒韭菜等10多道菜品,色香味俱全,吸引了不少老年人趕來嘗鮮。
在食堂用餐的老年人
味道好,而且吃得放心!家住南國花園的82歲劉大爺,中午特地和老伴一起過來用餐。
食堂開業了,祥源物業的李師傅再不用家里單位兩頭跑了。只需花上10元,就可以吃上一葷一半葷一素一米飯了。
為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社區食堂后續還將為行動不便的高齡老人提供送餐服務,讓老人切實地感受到老有所養。開業首日,家住長安天璽小區的85歲張奶奶就吃到了社區送上門的老年套餐。
據運營單位介紹,社區老年食堂的特色是個性化定制與健康營養搭配的定購服務。運營方總部配有專業營養師,可以為各種老年病人定制不同的飲食套餐,讓老年人吃得健康、營養。
目前,廬陽區戶籍老人8.9萬多人。就餐已成為部分老人的剛需。為解決老人就餐難題,2021年底,廬陽區民政局與亳州路街道共同商議將轄區內所有閑置的社區食堂及助餐點充分利用起來,街道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社區參與,老人得實惠的方案,決定引進專業化服務機構,以公益性為主、市場化為輔的方式運營社區食堂,為轄區內老年人提供配餐、助餐及送餐服務。社區食堂將優先重點滿足失能、獨居、高齡、困難等老年人的助餐服務需求。同時,不同年齡層次享有不同的優惠力度,讓老年人和困難群體得到最根本的實惠。
小食堂,大民生。近年來,合肥市著力完善老年人助餐服務體系,把推進建設養老助餐工程擺上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的重要位置,在全省率先實施社區養老助餐工程建設。目前,全市建成養老助餐機構294個,實現城市社區養老助餐服務全覆蓋,并逐步向農村地區延伸。今年一季度,全市送餐服務和堂內就餐服務累計61萬人次。
然而,當下老年助餐還是難題多多。為破解老年助餐難題,提升老年群體幸福感和獲得感,合肥市將積極為餐飲企業開展老年助餐服務搭建平臺、拓寬渠道、爭取資源,讓社會力量更好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助餐服務需求,讓社區小飯桌托起優雅晚年。
按照政府補貼一點、企業讓利一點、長者支付一點的助餐理念,保障老年食堂持續化、專業化、市場化發展。多渠道拓展資金來源,充分發揮市場主體和社會資本作用,鼓勵更多愛心餐飲機構配合政府設立助餐服務點,為老年人提供集中用餐及送餐服務。
同時,探索通過在助餐點選址、食品經營許可證辦理、燃氣開通等方面開設綠色通道,對助餐點水電氣價格給予適度優惠政策。充分發揮合肥科教之城的優勢,鏈接多方科技成果,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以及網絡應用平臺,為老年人就餐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探索通過政府購買送餐服務,或鄰里互助、志愿服務方式,鼓勵社區居民參與服務,重點保障低保、低收入、高齡空巢、失能老年人等特殊群體。(記者 檀美玲)
【來源:中安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本文標題:合肥:社區食堂,讓老人就餐不再難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6188.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