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清澗縣折家坪鎮滴水崖村互助幸福院的老年人開心地吃午飯。
開飯了。4月24日上午,隨著村黨支部書記兼互助幸福院院長王衛強的親切招呼,清澗縣折家坪鎮滴水崖村互助幸福院的老年人圍坐在餐桌旁,開心地吃起了香噴噴的飯菜。
燴菜、臊子面、餃子等都是大伙喜歡吃的飯菜。滴水崖村73歲的師世貴老人感慨,頓頓有菜、天天有肉,自從建起互助幸福院這個新家,再也不用為吃飯問題發愁了。
師世貴和老伴王彩蘭都患有腦梗,行動不便,兒女在外打工。老兩口每頓飯都湊合著吃,有時做一頓吃幾天。4月2日,滴水崖村互助幸福院建成開業。從此,滴水崖村30多位70歲以上的老人在互助幸福院上灶了。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外出務工人員逐年增加,空巢老人越來越多,他們在飲食安全和情感交流方面存在很多問題。據統計,清澗縣留守在農村的70歲以上老年人達9000余人。
針對這一社會現象,清澗縣將農村養老問題納入重點民生實施項目強力推進。該縣成立城鄉養老工作專班,組織全縣各鎮(街道)負責人認真學習借鑒其他縣區互助幸福院在資金投入、制度建設、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并在充分調研、反復論證的基礎上,制定出臺了《清澗縣農村互助幸福院建設工作方案》,強化資金保障,突出長效管理,確保農村互助幸福院持續有序運轉。
縣財政給每個幸福院撥付6萬元啟動資金,每年再安排4.3萬元用于日常運行管理。資金籌措主要由政府支持、村級集資、社會捐助、老人自費四部分組成,以保證互助幸福院可持續發展。清澗縣養老工作專班負責人賀小明說,通過政府推動、政策驅動、投資帶動、上下聯動的方式,積極打造切實可行的養老服務模式,努力實現政府放心、老人開心、子女安心的目標。
經過緊張的前期準備工作,4月2日,清澗縣46家農村互助幸福院集中開業。本村老人均可在互助幸福院就餐、休閑娛樂、享受日間照料等服務。各村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收費標準,每頓飯1元至3元不等,賬目管理實行一月一結、張榜公示,自覺接受群眾監督。為了保證老人吃得可口舒服、干凈衛生、安全放心,互助幸福院實行嚴格的管理制度,從飯菜質量、環境衛生、飲食口味等方面都有明確規定。
李家塔鎮惠家園則村互助幸福院進一步拓展互助幸福院的服務功能,建起了公共服務站,為村民提供免費洗衣、洗浴服務設施,并設有愛心超市,吸納理發、電工、木工等有專業特長的老人發揮余熱,開展日常便民服務。
村民們經常自愿把家里的食材拿到幸福院集體享用,我們還在院子里開辟了花圃和菜園,鼓勵有勞動能力的老人參與勞動,種點蔬菜。老人們聚在一起吃飯、聊天、娛樂,每天有說有笑,其樂融融。王衛強說,互助養老讓空巢老人不再孤單,也讓在外工作的兒女們放心多了。
農村互助幸福院的建設從根本上改善了留守老人的生活質量,解除了外出務工子女的后顧之憂,實現了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清澗縣委書記孫利斌說,清澗縣將進一步推動互助幸福院建設,計劃到2023年,全縣互助幸福院社區覆蓋率達100%,農村覆蓋率超過80%。(來源:陜西日報)
【來源:榆林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本文標題:清澗縣:小家融大家空巢變暖巢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6281.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