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養老,最近又有大事了!
五一放假前夕,央行、發改委宣布,決定開展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試點工作,額度為400億元,利率1.75%!
400億,1.75%!額度這么多,利率這么便宜!說不定對專業概念懵圈的同學要問,那我可以貸么??
要注意貸款、再貸款,一字之差,差之千里。
近期,由21世紀經濟報道聯合螞蟻投教基地聯合推出的《養在未老時》投教專題對各類養老理財產品做了深入剖析,一些優秀的同學已經開始默默做養老理財規劃了(此處應有掌聲)。今天,我們換個視角,來聊聊普惠養老再貸款這個新概念,和你我到底又有多大關系。
要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還得先問,有了錢就能安心養老了嗎?這里,必須告訴大家一組數據,目前,我國6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占總人口的18.70%,官方預計2035年前后這一比例將達到30%以上,也就是說,不遠的將來,我們差不多每三個人中間就有一個老年人。試想下,到時養老服務設施是不是能滿足這么龐大的潛在需求量?
所以,我們得未雨綢繆!也因此,有了我們今天要聊的普惠養老再貸款。
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是個啥?
要了解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得從什么是再貸款說起。
買房、買車、創業,錢不夠怎么辦?大多數人都會想到去銀行申請貸款。那銀行的錢又都是從哪里來的呢?
一般來說,銀行用于放貸的錢來源于老百姓(33.750,-0.71,-2.06%)和企業在該行的存款。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是來源于央行給銀行的貸款,也就是再貸款。根據官方定義,中央銀行貸款指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的貸款,簡稱再貸款。
再貸款是央行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之一,但并不免費。央行通過適時調整再貸款的總量及利率,促進實現貨幣信貸總量調控目標,合理引導資金流向和信貸投向。例如,利率降低時,銀行從央行獲得資金的成本就會變低,也就更愿意向央行多貸款,銀行再用從央行借來的這筆錢,加大放貸力度,同時,還能降低市場貸款利率。
說清楚了再貸款之后,我們再來看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
顧名思義,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就是專門用于普惠養老領域的再貸款。4月2日,央行公告表示:央行、發展改革委決定開展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試點工作,引導金融機構向普惠養老機構提供優惠貸款,降低養老機構融資成本。
這些表述看起來是不是還是很復雜?沒關系,普惠養老再貸款,我們可以更通俗地理解為,央行準備把便宜的錢借給銀行,前提是,銀行得把貸款放給養老機構。
誰可以申請,貸款利率有優惠嗎?
為什么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能夠引導信貸資金流向普惠養老領域?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了解再貸款的操作機制。
首先,必須明確的是,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的支持領域為符合條件的普惠養老機構。劃重點!并不是所有的養老機構都可以獲得支持,必須得滿足以下條件:
一,養老機構得是財務狀況和信用狀況良好的企業法人或者政府支持且存在明確償還模式的民辦非企業單位。
二,養老機構得承諾按照政府確認的普惠養老服務機構質量標準和收費標準來提供普惠養老服務,該承諾還得在信用中國網站上做公示。
三,金融機構發放的貸款必須專項用于普惠養老服務項目。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央行又如何確保貸款是到了普惠養老機構的手里呢?
這就不得不提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先貸后借的模式,也就是說,銀行要先向普惠養老機構發放貸款,然后,才能在下一個季度的第一個月向央行申請其已發放貸款本金等額的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資金。相比于先借后貸,這種機制更能確保了錢能精準直達符合條件的普惠養老機構。
根據當前安排,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試點額度為400億元,利率為1.75%,期限1年,可展期兩次。試點金融機構為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共7家全國性大型銀行。試點地區為浙江、江蘇、河南、河北、江西。
如果有普惠養老機構在五個試點省份,又恰好符合條件,就可以從7家試點銀行申請優惠利率貸款。
利率有多優惠呢?與同期限檔次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大致持平!以4月20日LPR報價為例,1年期LPR報3.7%,5年期及以上LPR報4.6%。這意味著普惠養老機構最終拿到的貸款利率約3.7%,遠低于市場貸款利率(據央行發布會信息,2022年3月新發放的企業貸款利率為4.37%)。
養老服務,如何讓普通人負擔得起?
也許有人要問了,普惠養老機構的融資成本降低,與我們又有什么關系?這里面的關系可大了!
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國家衛健委發布的《2020年度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公報》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6402萬人,占總人口的18.70%;全國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9064萬人,占總人口的13.50%。
國際上一般有這樣的認識:一個國家60歲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超過10%,這個國家進入到老齡化社會,10%到20%之間屬于輕度老齡化,20%到30%之間為中度老齡化,超過30%是重度老齡化。
2021年7月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指出,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人口將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2035年前后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這意味著到2035年左右,我國差不多每三個人中間就有一個60歲以上的老年人。
老年人數量越來越多,對養老服務的剛性需求自然是非常之大的,擴大養老服務供給刻不容緩!
目前,除政策性、市場化的養老服務外,還需要大力發展面向普通人群的普惠性養老服務。政策性的主要是面向特殊群體的基本養老服務;市場化的養老服務對大多數人來說較為昂貴;而普惠養老服務就是要面向廣大的普通人群,定價合理、服務優質、經濟實惠。
2021年12月,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明確將擴大普惠型養老服務覆蓋面。繼續培育發展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通過運營家庭養老床位,將服務延伸至家庭。推動鄉鎮、街道層面的區域養老服務中心與社區機構功能互補,共同構建一刻鐘居家養老服務圈。同時重點支持護理型養老服務設施機構建設。此外,還定了如下的目標:
顯然,要完成這么龐大的養老服務工程,光靠政府的力量遠遠不夠,還要調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除財政補貼之外,普惠養老專項貸款也是重要的政策支持手段。普惠養老機構拿到低利率的銀行貸款后,就可以擴大經營規模,增加養老服務的供給,提升養老服務的質量,特別重要的一點是,較低的融資成本降低了養老機構以調高服務價格的方式對沖成本的概率。
在政策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會原來加入到養老產業中來,并且有機會做大做強,養老服務供不應求的局面將大為改善。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既有可選擇的普惠養老服務,也能負擔得起費用,不再為老年生活發愁。
(作者:邊萬莉 編輯:周鵬峰)
本文標題:又上新了!剛推400億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6460.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