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新聞網評論(特約評論員 張仲旺)根據七普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64億人,人口老齡化將是今后較長一個時期的基本國情。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新問題,如何做好老齡工作,如何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是全社會共同面臨的現實課題。
伴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推進,與之相關的人口、資源、環境等一系列社會問題接踵而至,傳統養老模式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考驗。一是家庭養老持續弱化。隨著競爭壓力的不斷加劇、地域流動的日趨頻繁、個體本位的逐漸抬頭,許多子女面臨事業與家庭的矛盾和沖突,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家庭養老功能。二是養老機構力不從心。部分地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相對滯后,發展養老服務的基礎較為薄弱,存在著改革落后、創新不足等深層次問題,養老服務的總體供求之間出現嚴重失衡。三是服務模式弊端凸顯。養老供給機制相對陳舊滯后,難以滿足老年人在經濟幫扶、生活照護、醫療護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多樣化需求,愈發加劇了養老服務供需的嚴重脫節。
處于人口大縣的監利市龔場鎮前進村,由于青壯勞力大量外出務工謀生,從事玻鋁加工或者商超餐飲等行業,逐漸陷入了空心化、老齡化、留守人口多等發展困局。國家十四五規劃以來,龔場鎮在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之下,前進村兩委班子依托村域資源稟賦和產業特色,將原村級小學升級改造為養老院,為周邊老年人筑起溫馨家園,著手打造家門口的養老服務。受到傳統文化和家族觀念的影響,更多的老年人偏向于選擇在家頤養天年,對養老院、護理院養老都存在著一定的顧慮或者偏見。前進村養老院以社會化養老服務為有效載體,充分挖掘社會資本和市場資源,最大限度地調動全村各方面的力量,將家門口的養老服務做細、做精、做實。通過開展全托、日托、上門服務等貼心功能,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老有所養、老有所醫的幸福晚年。
鄉村振興首要問題就是產業振興。在發展村集體產業的過程中,要做好頂層設計與規劃引導,將產業發展與資源稟賦進行有機整合,堅決避免同質化、重復化的惡性競爭,避免資源過度浪費和低效無序開發。前進村的此項舉措,盤活了早已廢棄閑置的村級小學,給村民們提供了家門口的就業崗位,每年還可以為村集體增加1萬多元的收入。同時,龔場鎮黨委政府、前進村兩委班子正在積極統籌謀劃,充分發揮該村毗鄰S215省道、龔場鎮中心衛生院的交通區位優勢,有序探索養老院生活照料與衛生院康復關懷相銜接的醫養融合新型服務模式。力爭加快推進前進村養老院向品牌化、連鎖化、規?;较虬l展,引領和帶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持續擦亮家門口養老服務的鮮明底色和特色。
本文標題:荊江評論:盤活沉睡資源,打造安居養老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6476.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