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發言,大致內容如下:不能在養老基本需求還沒有滿足之前,先去搞詩和遠方;不能讓城里老人在互聯網時代成為需求的孤島;不能讓農村老人在八九十歲高齡還需要自己砍柴做飯。我們要力爭在未來五年內,將長者食堂覆蓋80%的社區;對特困老人的月探率達到100%。
作為在智慧養老領域深耕十幾年的深圳市萊尚科技有限公司,時刻緊跟國家政策指導,把握老年用戶與養老機構實際需求,致力于創新性和持續性地開發切合市場需求的智慧養老產品。
將長者食堂覆蓋80%的社區
1、建立長者檔案
根據當地政府的長者用餐補貼政策,在長者食堂系統里面建立一檔補貼組、二檔補貼組、三檔補貼組、自費組、其他組,備注每組的補貼金額,建立好后即可批量導入長者檔案并歸類。當長者消費時,系統自動匹配補貼檔位并自動減去補貼金額。老人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配送方式,配送方式有定點取餐和上門送餐兩種方式。社區居家養老機構根據用餐總計數據向當地政府領取對應助餐補貼金。
2、制定科學的菜譜
搭建中央透明廚房,根據老人飲食喜好和飲食安全因素,制定科學的長者菜譜。老人根據菜譜,確定用餐訂單,工作人員把老人的長期訂單或者單次訂單錄入系統,并備注老人的忌口以及特殊事項(比如不方便下樓、周末由子女做飯、專用飯盒等)。老人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定制個性化菜單,費用相對比標準菜單高,但也能參加助餐補貼。
3、自動生成智能計劃表
采購:長者食堂配餐系統根據訂單自動分類采購需求,比如:采購里脊肉10kg、萵筍葉5kg、蒜苗2kg、青椒2kg等,采購人員根據居家老人送餐系統的計劃表需求按需采購。
后廚:長者食堂配餐系統根據訂單自動歸類相同菜品和數量給廚師,廚師按需制作。
4、足不出區享美食
工作人員按老人所住區域分組打包菜品,每組責任助餐員取餐,助餐員定時送到小區內指定地點,老人排隊領餐,老人通過會員卡余額、微信、支付寶、現金等方式支付,支付的金額為減去助餐補貼金之后的金額,支付完后,工作人員發餐。
5、中央廚房,集中配餐
長者食堂配餐系統采用中央廚房集中制作,配送到多個社區點位,用戶到社區點位領餐或用餐的兩級星狀運行體系,以中央廚房為中心進行星狀區域覆蓋。
對特困老人的月探率達到100%
1、建立特困老人檔案
在居家養老服務平臺建立特困老人組,把政府兜底名單導入特困老人組,并詳細記錄老人的家庭情況、身體情況、居住情況等。
2、服務訂單,責任到人
根據老人所住區域進行分組管理,每組指定對應的責任護工,由服務中心統一制定上門探視服務訂單,系統可隨時監控各責任護工的探視完成情況,通過線上監控和線下監督,做到100%的月探視率。
3、探視內容
探視內容大致分為健康狀況、生活幫扶、心理慰藉等方面,探視人員提著健康e族便攜式健康一體機可給老人做血壓、心率、血糖、尿酸、膽固醇、血氧、額溫、心電等方面的檢測,檢測數據自動上傳至智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平臺,如有異常數據,會自動以短信的形式通知老人的家屬和責任工作人員。
4、政府監督
探視人員工作時要佩戴智能手表,他們每次探視的時間、軌跡、停留時間等實時傳輸到智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平臺和政府監管端。同時也對探視人員的人身安全進行實時監護,當探視人員遇到威脅時,按下智能手表上的SOS,智能手表會自動向智慧養老中心發送求救信息和求助電話;探視中的服務記錄,比如照片、具體服務內容、老人反饋等,探視人員通過APP上傳服務記錄,方可結束此服務。老人根據服務態度,對探視人員可評價可投訴。
有些城里的老人,孤獨的在一個房子,看著窗外白天看到黑,夜晚等到白,漸漸的成為了城市中的透明體,成為了人們中的消失人,他們的需求在孤島里自我解決需求;有些農村高齡老人,還得上山砍柴,走在泥濘易滑的山路上,背著幾十斤的柴,一步一步挪回家,即便是摔倒了,休息會爬起來,繼續扛著柴回家;他們付出了一生,不要再讓他們的晚年再被孤獨侵蝕了?。?!
本文標題:政策趨勢:不要讓八九十歲的老人還砍柴做飯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7138.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