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清
據了解,個人養老金制度將會實施,每人每年的個人養老金上限可能為1.2萬元。個人養老金由個人自愿參與,并以市場化方式運作,其繳費完全由參保人全額承擔,實行全額累計。當然,個人養老金制度也有一定的不同。
從支付上限來看,如果每人每年1.2萬元,那么每月只有1000元。這一支付限額實際上與試點多年的個稅遞延養老產品完全一致。不同之處在于,個人養老金賬戶的產品選擇范圍更廣,可以購買銀行理財、儲蓄存款(養老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和公募基金。
那么,為什么要建立個人養老金制度?它對我們有什么影響?
個人養老金又稱養老金的第三支柱,與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一起,構成了我國養老保障體系的三大支柱。最關鍵的是,個人養老金的低門檻支出能夠實現全民受益、覆蓋面廣,使大多數中低收入者參與養老。
在許多發達國家,個人養老金制度已經運行多年。以美國為例,其401K計劃和IRA(個人退休賬戶)的養老金制度幫助許多美國人建立了退休生活的物質基礎。據富達投資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美國401K賬戶和IRA賬戶余額加起來有75.4萬個,幫助賬戶所有者實現了退休后的財富自由。
從老齡化社會和長壽時代的趨勢來看,建立個人養老保險制度是緩解社保養老金壓力,提高退休老人養老保障水平的關鍵。因為在養老金體系中,社保養老金是主體,也是我們的基本福利保障制度,但我國2021年65歲人口占比已經超過14%,意味著今年將正式進入老齡化,社保養老金壓力巨大。
社科院的鄭秉文表示:我國人口今年將出現負增長,預計2035年將進入超老齡化社會,現在是建立養老金最有利的窗口期。
我們現在建立養老金就在最有利的窗口期,我國儲蓄率雖然在下降,但是和發達國家比我們還是最高的國家之一。
2021年出生人口為1062萬,出生率為7.52%;死亡人口1014萬人,人口死亡率7.1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34%,凈增48萬人。并且,中國2021年65歲人口占14%以上,這意味著中國今年正式步入老齡化。隨著老齡化的深入,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如今老齡化導致儲蓄率下降,儲蓄率下降導致投資率下降,投資下降將影響經濟增長,這無疑是中國的一件大事。因此,應該大力發展養老金,促進經濟增長。與此同時,鄭秉文預測今年的死亡人數可能會超過出生人數,即2022年中國人口將實現負增長。
最關鍵的是,人口老齡化將導致養老比例進一步增加。2020年,這一比例為17%,預計2030年將增至25%,2050年將超過43%,超過絕大多數發達國家。因此,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實現就是很有必要的。
并且,針對老齡化造成的養老壓力,我國已將延遲退休提上日程。
我國延遲退休政策的實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點就是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年輕人越來越少。再過幾年,年輕人所支付的養老金將無法支持如此之多的退休人員。據權威機構估計,國內養老金支付將在2035年出現缺口。
其次,我國的出生人口一年比一年少,越來越多的老人退休之后,工作中的年輕人反而會越來越少,將會導致國內勞動力嚴重短缺,并影響經濟的增長。此外,我國的退休年齡與其他國家相比普遍偏低,隨著平均預期壽命從解放時的60歲增加到77.3歲,退休年齡也應該增加。
不過,延遲退休也是循序漸進的,對70后的影響很小,而80后和90后就要工作更長時間了。80后和90后最年輕的男性離法定退休年齡還有27歲和37歲。即使每年只增加3個月,在達到新的法定退休時間之前,至少還需要再工作6年。
尤其是對公務員和教師等職業的人群,比如剛剛進入教師崗位的90后教師將面臨60歲仍需繼續工作的局面。因此,很多人對延遲退休持反對狀態,白巖松也在這個問題上提出了新的建議,那就是倡導自愿延遲退休。
可以根據個人意愿選擇及時退休或延遲幾年退休。例如,當老年人達到退休年齡,并感覺自己身體健康、精神狀態良好時,可以選擇繼續在工作中大放異彩。如果覺得自己不適合繼續工作,可以選擇及時退休,為年輕人騰出就業機會。
與此同時,面對延遲退休政策的到來,一些腦力勞動者表示支持。因為對他們來說,工作很輕松,收入和待遇都很好,再工作幾年都沒問題。更何況延遲退休也可以帶來更多養老金,何樂而不為?
例如,經濟學家馬光遠強烈支持延遲退休,他認為60歲之前退休是一種浪費。馬光遠表示,如果可以,他愿意工作到80歲,甚至是終身工作。對此,許多人讓他去基層體驗工作的艱辛,站著說話不腰疼。
總的來說,無論是個人養老金制度,還是延遲退休,都是為了解決我國日益嚴重的人口老齡化。歸根結底,還是要解決出生人口越來越少的問題,在總人口數量和人口出生率之間掌握最好的平衡。
本文標題:養老又出新方案!每年繳納上限或為1.2萬元,對我們有什么影響?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7200.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