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智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怎么樣)
“互聯網 + ”大數據時代的發展致使居家智慧養老模式應運而生?!盎ヂ摼W + ”居家智慧養老有助于優化養老資源,為老年人提供全周期的健康化服務,提高老年人對養老服務的滿意度。智慧化科技還能夠有效地減少老年人的社會孤寂感。本文從居家智慧養老的概念出發,分析國內外目前居家智慧養老的主要模式及問題,以期為其在我國的發展提供參考。
1 杰佳通居家智慧養老概念
“智慧養老”最早由英國生命信托基金提出: 老年人可以享受高質量服務的完整周期,且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運用 “互聯網 + ”數據采集、分析和處理等技術,為老年人提供智能化服務是國際居家智慧養老服務發展模式。國外的智慧養老是在家中植入傳感器進行智能設備監控,以獲得持續的移動性幫助和非突發性疾病預防。左美云認為 “智慧養老”是指利用 “互聯網 + ”的現代技術,考慮醫療、保健、老年人康復、生活等因素,對老人實施居家智能化服務管理。
2 國外智慧養老現狀
當前,在全球范圍內智慧居家養老都還處在創新的起始階段,主導技術的形成還需要一段時間。國外將智慧養老領域分為2 個階段: 2005 年為該領域的分水嶺,1998 - 2004 年是起步期,2005 年后為發展時期。目前,智能化養老已在發達國家取得了顯著成效,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智慧養老機制,提高了養老服務的效率,實現了養老服務的智能化發展。
國外智慧養老更側重于智能家居的具體應用,如環境輔助、日常護理、預防監測等,讓老年人在家中獲得移動性幫助和非突發性疾病的預防。目前主要有:
①機器人護理。美國的 RiSHs - 集成智能家居機器人可以提供家居環境輔助服務; 英國采用機器人護士提供日常護理; 日本的 “介護用品”機
器人采用多功能形式協助老年人日常生活。
②音頻技術監測。瑞典 (布羅斯) 的 ACTION 模式通過信息通信技術提供與護理情況有關信息; 法國的 Sweet-Home 模式在危險情況下發出警告或在老年人摔倒時協助求助。
③全方位智慧養老服務。以色列的“一站式智慧醫養解決方案”包括CRM 系統、ECG心電大手套等對老年人進行 24 小時健康監測; 新加坡政府為保障多樣化的智慧養老服務順利進行,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
3 我國居家智慧養老現狀
3. 1 興起
我國智慧養老開始于 2012 年,2014 年至今為發展期。國內主要是圍繞老年智慧模式、物聯網開展智能配件穿戴和智慧養老熱線,讓老年人在發生危急情況或身體異常時及時獲得幫助以及隨時了解老年人健康信息情況等方面展開探索及研究。目前,智能化家居在我國智慧養老領域涉及的應用較少,各個方面的研究還不十分成熟,物聯網將仍是未來研究的重點。
3. 2 運用現狀
目前國內居家智慧養老模式主要包括:
①穿戴式。北京針對獨居老人提供 e 伴孝芯和 BKCN 腕帶智能終端服務。
②多樣化智慧養老。上海的智慧養老住區解決方案 (智慧養老云平臺、智能健康監測、室內監護、環境監測系統); 煙臺開展的 “E 鍵通” “智慧民生社區項目”提供網上購物配送、遠程醫療、數字養生個性化養老等服務。
③政府購買智慧養老。杭州實施 “七助” 服務: 助急、助潔、助餐、助醫、助浴、助行、助聊; 烏鎮采取 “椿熙堂”與 “樂享卡”結合。
④個性化智慧養老。廈門的 “12349 養老服務熱線”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線上線下‘O2O’模式”為老人 24 小時貼心服務; 紹興 “幸福安康一鍵通”“智慧居家養老服務網絡”提供數字養生,見表 1。
3. 3 存在的問題
目前,政府也積極地在醫療、養老、教育等領域推行 “互聯網 +”, “互聯網 + ”智慧居家養老智能化逐漸得到社會的認可。然而,與國外完善的智慧養老機制相比,我國的居家智慧養老尚存在如下問題,制約著我國居家智慧養老的發展。
3. 3. 1 政府投資成本高、個人負擔重
較之國外較為完善的智慧養老機制,目前我國居家智慧養老還處于發展期。面臨著智慧養老服務硬件設施不夠完善、智能化用工成本高等一系列需要財政解決的問題。因此,我國智慧養老業的全面建設前期資金投資成本高。另一方面,老年人的生計主要由養老金或是子女撫養提供。但是智能檢測系統開發成本大、科技含量高導致其價格不菲,智能應用會大大增加個人及家庭的經濟負擔。
3. 3. 2 居家智能應用碎片化、研究技術不成熟
我國的智慧養老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圍繞養老方式和模式、養老體系建設方面展開。相比較國外的智能居家側重于技術和應用,功能研究過于簡單化。
此外,核心智能技術儲備不足,智慧養老軟硬件發展滯后,設施設備創新不足。目前國內 “智慧養老”關聯性較弱,產品與系統難以達到互聯互通,且數據的精確度、可靠性與國外還有較大差距。
3. 3. 3 智慧養老服務缺乏法律法規支持
智慧養老服務缺乏標準化、規范化體系支撐。相比較新加坡政府為多樣化的智慧養老服務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國內由于智慧養老興起時間較短,并沒有相關法律法規規范其產業發展。一旦出現個人信息泄露、產品失控損害健康、維權無依等一系列問題會影響用戶對此的信賴度,進而不利于居家智慧養老產品及產業發展。
3. 3. 4 智能技術服務人員緊缺
智慧養老采用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要求相關服務人員的專業性、智能性強,除了要具備老年人基本健康醫療護理、心理疏導、緊急急救等專業知識,還應具備智能系統的操控和信息數據處理等數字化技能。但是,能夠同時具備這些綜合能力的服務人員少之又少。據了解,智慧養老服務人員與居家老人配比極不協調,我國每年培養的相關人員不足 5000人,僅占需求的 1% 。缺乏人力保障就難以達到智慧養老服務在各個方面的全周期要求。
文章來源:采編搜狐
本文標題:居家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智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怎么樣」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756.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