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居家養老平臺(上海養老市場研究報告)
《上海市養老服務市場研究報告 2020》是以上海市585家(樣本)不同類型的養老機構為重點研究對象,對上海市的居家、社區、機構養老市場做的一次詳細分析。
數據說明
1、本報告的數據來自于60加研究院研發的養老數據庫()以及上海養老服務平臺,數據包含養老機構、護理院、護理站、養老地產等不同類型的70多個維度的數據。
2、樣本量上,根據上海市民政局最新公布的數據,截止到2019年底,上海市各類養老機構有724家,社區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720家,長者照護之家187家。本報告以養老機構為主要研究對象。
本報告中的養老機構數據量為585家,占上海市官方公布數據的80.8%。
上海市是我國最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城市,也是我國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大型城市。2019年上海市全市常住人口總數為2428.14萬人,較上年增加4.36萬人。2019年戶籍人口1450.43萬人,較上年增加2.86萬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為59.7%。外來常住人口977.71萬人,較上年增加1.5萬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為40.3%。
2015-2019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及人口增量走勢
數據來源:上海市統計局
據上海市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上海戶籍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518.12萬人,占戶籍總人口35.2%。該比例較2018年年末的34.4%提高0.8個百分點。目前,上海市戶籍10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共計2729人,其中男性678人、女性2051人。
2010年到2016年,上海市戶籍人口的老年撫養系數從26.1%攀升至29.7%,老年人口撫養系數在總撫養系數中的比重從60.8%增加到67.19%,并且老年人口撫養系數的增加速率明顯高于少兒撫養系數。這些數據都說明上海市的社會養老負擔繁重。人口的年齡結構已經出現明顯的少子化和老齡化特征,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負擔和壓力。
隨著老年人口總體規模不斷增長、老年撫養系數持續提高,上海市機構養老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
一、養老機構基本情況
60加研究院選取了585家樣本,研究上海養老機構市場,樣本占上海養老機構總量的80.8%,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養老機構分布
上海市養老機構分布遵從市場化規律,主要分布在人口集中的浦西七區(本報告中浦西七區指以虹口區、黃浦區、靜安區、普陀區、徐匯區、楊浦區和長寧區為代表的上海市中心城區,下文簡稱“浦西七區”),占上海市總養老機構的39.15%。單從機構數量方面來看,上海市各區養老機構數量排名前三的分別是浦東新區、楊浦區和閔行區,養老機構數量分別占上海市養老機構總量的20.17%、8.55%和7.86%。其中浦東新區之所以養老機構數量較多,更多的是其區域面積大,人口數量多的緣故。
上海市養老機構分布
數據來源:60加研究院
上海市養老機構分布圖
來源:上海養老服務平臺
從養老機構分布密度來看,浦西七區養老機構分布密度明顯高出其他區域。從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出虹口區以每平方公里1.48個養老機構排名第一,其次是黃浦區以每平方公里0.95個養老機構排名第二,楊浦區以每平方公里0.82個養老機構排名第三。這里我們可以明顯看出浦西七區的養老機構密度明顯高于其它區域。
上海市養老機構密度
數據來源:60加研究院
上海市養老機構的空間分布受老齡人口密度分布情況的影響較大,在老齡人口密度相對極高的中心城區,養老機構和床位的密度相對郊區高很多,遠郊區的人口密度小,其養老機構和床位的數量和密度也最小,即上海市養老機構分布與老齡人口在宏觀上空間趨勢一致。
在整體合理的狀態下,依然存在地區差異,中心城區存在養老機構和床位數與老年人口需求不匹配的情況,如虹口區和黃浦區。其中,黃埔區老齡人口占全市老齡人口總數的6.32%,僅擁有3.25%的養老機構和1.73%的床位數;嘉定區老齡人口占全市老齡人口總數的4.35%,機構數目占全市機構總數的4.27%,床位數占全市的7.79%。
養老機構整體上呈集聚分布,且集聚核心處于中心城區。其西南區域養老機構分布最為分散,對比養老機構和老齡人口分布重心的位置,二者十分接近。
2.養老機構規模
養老機構的規模可以從占地面積、建筑面積、床位數、入住老人數量等指標反映,占地面積和建筑面積越大,床位數和入住老人數量越多,則說明機構規模越大。
從養老機構的建筑面積來看,上海市養老機構(樣本)總建筑面積361.52萬平方米,養老機構平均建筑面積為6309.18平方米。其中單個養老機構建筑面積超過平均建筑面積的數量為171家,占總養老機構數量的29.23%。在調研中我們發現上海市親和源老年公寓、泰康之家申園(上海市)、上海市頤康家園等機構的規模遠超普通的養老機構,保障了其后期構建多元化的服務的基礎。此外,上海市養老機構(樣本)的單床建筑面積為28.9平米。
從養老機構床位數來看,上海市統計局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底上海市養老機構總床位數量達到15.16萬張,而本報告的樣本中數據量為117055張,占到總床位的81.75%。其中養老機構床位數量超500張的32家,養老機構床位數超1000張的養老機構4家。
從歷年新增床位數量來看,2010年以來,新增養老床位占到上海市總床位數量的44.39%。同時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出2005-2009年期間新增機構數量出現了一個小高峰,較全國其它地區出現較早,表明上海市較早推動了養老機構的發展,走在了國內的前列。
上海市養老機構新建床位時間分布圖
數據來源:60加研究院
上海市養老機構樣本數據中,明確機構類型的數據總共402家,以此為樣本來分析發現,上海市公立養老機構數量占總機構的31%,民辦養老機構占總機構的46%,公建民營養老機構占總機構的23%。此外,從地區分布上來看,上海市養老機構中民辦機構主要分布在以浦西七區為中心的城區,逐步向郊區呈現下降趨勢,而公辦機構在上海市核心城區的數量則少于周邊區域。
上海市不同性質養老機構占比
數據來源:60加研究院
上海市公辦養老機構在上海市養老服務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以普惠的價格,保障了上海市中低收入水平人群的養老服務。在各區的公辦養老機構分析中,浦東新區公辦養老機構數量最多,占公辦養老機構數量的23.2%,其次是崇明區,公辦機構數量占上海市的11.2%。
上海市各區公辦養老機構分布
數據來源:60加研究院
上海市民辦養老機構和公辦養老機構在各區的分布呈現趨同的狀態,浦東新區以20.65%的比例排名第一,其次是長寧區以11.41%的占比排名第二。上海市民辦養老機構的發展,極大的豐富了上海市老年人群的養老機構選擇,同時民辦養老機構所面對的群體更多是以中高消費為主,以其高品質的服務,滿足這類人群的個性化需求。
上海市各區民辦養老機構分布
數據來源:60加研究院
4.養老機構成立時間
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出隨著老齡化的深化和政府養老政策的推進,上海市養老機構數量增加明顯,以滿足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需求。上海市養老機構數量在2000年以后呈現大規模的增長,數據顯示,上海市2000年之后成立的養老機構占全部養老機構總數的70%以上。
上海市歷年養老機構新建數量
數據來源:60加研究院
5.養老床位建設情況
據上海市統計局數據,2019年上海市養老機構總床位數量為15.16萬張,上海市戶籍老年人數量為518.12萬人,以此計算,每千名老年人口擁有養老床位約29.26張,相比《民政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提出的“到2020年每千名老年人口擁有養老床位數達到35至40張”目標,尚有不小差距。
此外,從各區的千名老人床位數來看,浦西七區除了虹口區外,普遍低于上海市其他區域,由此可見,浦西七區的養老床位的緊張程度高于周邊各區,對于養老機構來說,更利于快速獲客。此外,千名老人床位數中最高的為嘉定區,達到40.5張,最低的是黃浦區,千名老人床位數僅為6.2,處于較為緊張的狀態。
各區千名老人床位比
數據來源:60加研究院
各區養老床位分布表
數據來源:60加研究院
上海市整體上養老床位數足夠,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數達到29.26張(以2019年上海市統計局公布數據計算而得),與目標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區域間差異較大,存在分布不均的情況。
(二)養老機構運營情況
1.養老機構收費情況
養老機構的收費通常分為三大類,分別是床位費、護理費和膳食費。其中床位費收費標準依據床型、戶型、樓層等不同,護理費收費標準一般根據老人身體情況和護理等級,自理老人、半自理老人和不能自理老人收費標準差異較大。膳食費方面則依據膳食質量的高低等情況來決定,一般價格差異不大。上海市單個養老機構的均價的平均值為3784元/月,平均最高價為4906元/月,平均最低價為2678元/月。
上海市養老機構均價表
數據來源:60加研究院
我們對上海市養老機構(樣本)進行了價格區間劃分,可以發現均價在4000元以下的養老機構占比為66.78%,4000元至6000元之間的養老機構數量占比為25.34%,超過6000元的養老機構數量占比7.88%。
從價格來看,上海市的養老機構價格還是比較普惠的。按照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數據,2016年上海市企業退休人員人均月養老金3558元,經過2017年上漲5.5%,2018年和2019年分別上漲5%,簡單來計算,目前上海市企業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在4138元。我們以企業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來劃分養老機構可以發現,均價低于4138元的養老機構占比69.57%。由此可見上海市養老機構更加普惠,更能滿足廣大老年人群的需求。
不同價格區間養老機構數量占比
數據來源:60加研究院
我們從樣本數據中可以發現上海市養老機構各區的均價存在一定差異,以虹口區、黃浦區、靜安區為代表的浦西七區養老機構的均價普遍高于其他區。從具體數據來看,浦西七區養老機構均價為4781.7元/月,較其他區高1711.85元/月。其中長寧區以6633.04元/月的均價排在上海市第一名。從整體價格對比來看,上海市各區除了崇明區、奉賢區、金山區明顯低于其他區,長寧區明顯高于其他區外,整體平均價格水平相差不大,與上海市各區老年人收入水平存在較大關系。
上海市各區養老機構均價
數據來源:60加研究院
上海市不同性質的養老機構價格差異較大,樣本數據顯示上海市民辦養老機構的均價是公辦養老機構均價的1.82倍,其中公辦養老機構的均價為2367.3元/月。從這個數據我們可以看出,上海市公辦養老機構的兜底屬性較為明顯,上海市公辦養老機構更多的是解決社會上收入水平較低,但是又有養老需求的老年人群的入住問題,符合上海市政府對公辦機構的定位,發揮公辦養老機構兜底作用,優化養老服務供給,解決低保、特困人員和低收入家庭梯度救助格局。此外,民辦和公建民營兩個類型的養老機構的收費價格相對較高,更多的是從市場化的角度來解決更多收入水平中上等的老年人群對機構養老的需求。
上海市不同性質的養老機構的收費價格表
數據來源:60加研究院
2.養老機構入住率情況
入住率是反映養老機構運營情況的重要指標,一般用入住的老人數量與機構床位數的比值來確定。為考察上海市養老機構的入住率情況,我們對樣本機構的入住率進行了計算,上海市養老機構入住率水平達到了79.38%,在全國養老機構入住率水平中名列前茅。此外,上海市養老機構中入住率在90%以上的養老機構為279家,占總樣本的47.69%,其中入住率為100%的機構為127家,占總樣本的21.7%。
上海市各水平入住率的養老機構占比
數據來源:60加研究院
下表可以看出上海市不同性質的養老機構的入住率水平相差不大,民辦養老機構入住率水平較高,達到了80.84%,公辦養老機構次之,入住率水平為79.56%,最后是公建民營養老機構入住率為76.36%。
上海市不同性質養老機構入住率水平
數據來源:60加研究院
針對不同地區的養老機構入住率分析可以發現,上海市不同地區的養老機構的入住率水平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的,以浦西七區為代表的上海市中心地區的養老機構的平均入住率水平較高,養老機構的平均入住率水平大都超過80%,其中靜安區養老機構的平均入住率最高,達到了89.23%;其次是黃浦區,養老機構的入住率水平為89.06%。此外,崇明區、奉賢區、青浦區、松江區等偏離市中心的區域的養老機構的入住率水平相對較低。
上海市各區養老機構入住率水平
數據來源:60加研究院
從時間角度來看,我們篩選了2019年新成立的部分養老機構進行了入住率分析,在我們篩選的16家樣本中,入住率達到80%以上的養老機構有7家,同時我們發現上海普陀區云集新曹楊頤養院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就實現124張床位全部住滿,去化效率較高。另外五家入住率超90%的養老機構,則用了10個月左右的時間。這些機構大都分布在上海市較為核心的城區,同時以中低價格水平為主。更多的機構入住率是需要時間積累的,隨著時間的增長,品牌的知名度提升以及營銷效果的展現,其入住率逐步提升。
上海2019新成立養老機構入住率表
數據來源:60加研究院
3.等級評定
上海市養老機構等級劃分與評定由養老機構自愿申報,政府委托行業組織具體實施,通過對養老機構的安全、設施、服務、管理等各方面進行全面的檢查評估,繼而進行等級劃分與評定,促進養老機構不斷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上海市于2015年開始試點,2016年起在全市推開養老機構等級評定(三級為最高,依次為二級、一級)。
之后,上海市結合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年”活動,繼續開展養老機構等級評定,通過評定促進養老機構在行業中找定位,在服務上看等級,推動了上海市養老機構的服務質量進一步提升。截止到2019年年底,上海市養老機構(樣本)等級評定中,明確評定等級的占比70.3%,其中評定等級為一級的養老機構占比為46.5%,在上海市養老機構中占比最高,評定等級為二級的養老機構占比為19.1%,評定等級為三級的養老機構占比為4.6%。
上海市不同等級養老機構占比表
數據來源:60加研究院
上海市養老機構評定規則中的等級越高入住率要求越高掛鉤。其中一級要求入住率高于65%,二級要求入住率高于75%,三級要求入住率高于85%。從下表我們可以看出,評定等級為三級的養老機構的平均入住率達到87.94%,評定等級為二級的次之,機構入住率為87.12%,而未評定等級的養老機構入住率差距較大,僅為68.04%。這里值得一說的是評定等級在一級和二級的養老機構,其入住率緊追三級,都超過80%以上。
不同等級的養老機構的入住率
數據來源:60加研究院
針對不同評定等級的養老機構的價格分析可以發現,未評定等級的養老機構的均價最高,達到4968.5元,在評定等級中評定為二級的養老機構的價格3984.5,高于其他兩種等級的養老機構的均價。
4.醫養結合情況
(1)醫養結合中內設醫療機構類型分析
在對上海市養老機構中醫養結合的分析中可以發現,樣本中明確在養老機構中內設醫療機構的總共311家機構,占樣本量的53.16%。
在具體的醫養結合類型中,內設保健站的機構占樣本養老機構的11.28%,內設護理站的養老機構占樣本的2.91%,內設門診部的養老機構占樣本的0.34%,內設衛生所的養老機構占樣本的4.27%,內設醫務室的養老機構占樣本的34.36%。
內設醫療機構類型占比
數據來源:60加研究院
不同醫療機構類型分類要求
資料來源:網絡整理
下圖我們可以看出上海市各區養老機構中內設醫療機構排名靠前的分別是浦東新區、閔行區、金山區和寶山區。
上海市各區養老機構中內設醫療機構數量圖
數據來源:60加研究院
對于不同地區的養老機構來說,內設醫療機構比例也有差異。從各區內設醫療機構和無醫療機構的養老機構數量對比來看,松江區、閔行區、金山區等地區的內設醫療機構所占比例更高。
上海市各區養老機構中內設醫療機構比重圖
數據來源:60加研究院
各區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分布表
數據來源:60加研究院
上海市的養老機構中內設醫療機構所占比例較高,很多養老機構即使沒有內設醫療機構,也與周邊醫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保障了入住養老機構的老年人的醫療服務。
(2)內設醫療機構對價格及入住率的影響
針對上海市養老機構有無內設醫療機構的價格和入住率分析可以發現,有無內設醫療機構對價格影響相對較大,上海市的養老機構中有內設醫療機構的養老機構的均價為4094元/月,較無內設醫療機構的的均價高出665元/月。有無內設醫療機構對上海市養老機構的入住率影響相對較小,其入住率均接近80%。
上海市養老機構有無內設醫療機構價格及入住率
數據來源:60加研究院
從整體來看,上海市養老機構中內設醫療機構有利于提升機構收費。上海市不同內設醫療機構的養老機構的價格差異較大,除內設保健站外,其他類型的內設醫療機構的養老機構的收費水平均高于無內設醫療機構的養老機構。其中內設衛生所的養老機構的均價為4820元/月,排名第一,護理站以4064元/月的收費水平排名第二。
從結構的方面來說,養老機構中設置門診部或者衛生所對其提升機構的價格水平和入住率的作用較大。
上海市不同內設醫療機構的養老機構價格表
數據來源:60加研究院
本文標題:上海居家養老平臺「上海養老市場研究報告」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765.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