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養老服務需求總量和需求內容日益增加的同時,也存在著老年人對養老服務支付能力不足的問題。尋一個好的、適合自己的養老方式,對于老年人來說尤其重要。
國內一些城市已經開始探索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模式,北京就發布了《北京市養老服務時間銀行實施方案(試行)》。其基本內容是鼓勵個人為老年人提供非專業性的養老服務,按一定的規則為其記錄存儲服務時間,當年老的時候就可以提取時間,換取別人為自己提供的養老服務。年滿18周歲身心健康的、本市常住居民都可成為志愿者,并在時間銀行建立個人賬戶,每服務1個小時可獲得1個時間幣并存入賬戶。時間幣可用于兌換相關養老服務,積攢1萬個還可以入住公辦養老機構。政府會對養老服務時間銀行的組織機構,儲戶的權利義務,銀行管理方的權利責任,賬戶的開立,時間貨幣的存儲、支取、轉贈、繼承等做出明文指引。
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模式值得推廣。孤寡老人、困難老人、行動不便老人能得到有效的照顧,子女有事不能照顧長輩時,可以讓義工來照顧,而自己在平時閑時做義工照顧其他老人,我幫你、你幫我。服務類別包括情感慰藉、協助服務、出行陪伴、文體活動、健康普及、法律援助、培訓講座、指導防范金融和網絡風險等其他服務。如果人人都能利用休息時間去做義工,那么照顧老人的同時也為自己的養老存下了一份保障。這種模式長久且全面鋪展開,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養老難問題。
時間銀行以多樣化、經常化的形式,成為引領社會養老領域的新風尚。這不僅能激發參與者的服務意識和能力,突破了單向的無償奉獻,還能將養老志愿服務延伸到方方面面,實現對服務者合理、穩定、多元的回報,更能滿足老年群體的多樣化需求,開啟養老新模式。
本文標題:時間銀行開啟互助新模式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8095.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