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我國老齡人口的不斷增長,養老服務采購需求未來應該側重哪些方向?恰逢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帶來了不少關于養老服務方面的建議,給上述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一定參考。
從居家養老服務邁向社區養老服務。以居家養老為基礎提升社區養老服務能力是《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中的明確要求,也是我國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重要支撐。社區作為老齡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和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依托,當下面臨著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社會(社區)服務供給不適老之間的矛盾,需要以提升社區養老服務綜合供給能力為方向,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為此,全國政協委員彭靜建議,盡快研究制訂全國社區適老性評價標準和評估體系。該標準和評估體系應作為社區居家養老建設的重要依據和老年友好社區的發展指引,不斷夯實提升社區養老服務供給能力。比如,社區通過電話通知、提醒家屬探望老人,讓家人與老人定期溝通,從社區層面督促家人對獨居老人的關懷和關注。從社區層面整合志愿者資源,鼓勵志愿者在社區奉獻愛心,提供與老年人交流和談心的服務,促進老年人與社會的正常交往,延緩其社會化程度的下降,提高生活品質。
把文化養老進行到底。提及養老服務,目前社會更關注的是物質養老,缺乏文化養老層面的思考。針對這一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圖書館研究館員、紫金文創研究院研究員劉忠斌建議,加大老年教育公共財政投入,根據區域老年教育人口數量統一撥付老年教育工作經費,明確老年教育人均或班均補助標準。建立起老年教育經費保障體制,合理確定各級各類老年教育經費分擔份額。同時,引入社會力量,放寬老年教育機構的準入條件,引導更多的企業、機關單位、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等社會力量通過資金注入、嫁接課程、引入管理等合作辦學方式共同舉辦老年教育。
本文標題:探尋未來養老服務采購方向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8449.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