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掛號、出行叫車在邁入數字時代的當下,生活的種種場景幾乎都離不開技術加持。許多老年人,也因不會使用智能手機而處處遇阻。
老齡化程度超36%的上海,正積極探索走出一條智能養老新路。記者從長寧區民政局獲悉,國家智能社會治理養老特色實驗基地已落戶于此。未來,這里將集成長寧區20年間的數字養老發展脈絡和亮點成效,為數字養老研磨出長寧方案。
平均救助用時不超30分鐘,老年人共享數字紅利
為老服務一鍵通,這是數字養老建設中的重點項目。其核心要義在于,用戶端的使用流程簡化,讓信息數據在后臺匯集流通。
實踐中,長寧區根據老人日常生活需求確定了四項應用場景——一鍵預約掛號、一鍵緊急救援、一鍵叫車出行、一鍵政策咨詢。為提升老年人滿意度,該區還運用產品思維,重新梳理為老服務流程,并形成接到老人來電——處理服務需求——完成服務——服務滿意度回訪的全新虛擬流程。
自試點至今,長寧區已有3名因跌倒、身體不適等原因發生險情的老人通過這一流程成功得到救助,且平均救助用時不超過30分鐘。
與其他為老服務類似,一鍵通試點也采取政府+市場的合作模式,其最終是要激活養老大市場的潛力、活力。以長寧區為例,該區養老信息平臺就整合了全區近200家供應商,涵蓋各類生活中常用的市場化服務。
營造數字無礙生態,志愿者一對一教學
在上海,近600萬老年人中,不乏一些互聯網沖浪奶奶。但不可否認的是,仍有不少農村老人,依舊受困于智能手機帶來的重重門檻。去年,長者智能技術運用能力提升行動被列入上海市為民辦實事項目,最終惠及近200萬人次老年人。
在長寧區,這堂手機課的開展采取按需定制的創新模式。經前期調研,相關負責人發現,老年人最希望學習的三大手機功能分別是預約掛號看病、打車出行、辦理網上政務。基于這一實際情況,長寧區民政局、各街鎮組織服務團隊、志愿者和公益人士,為社區老人提供手機技能教學等服務7萬余人次,覆蓋生活、辦事和服務等高頻應用場景。
譬如,在一鍵通試點初期,合作技術公司為老人開通了2天1次的服務關愛外呼,也對試點對象開展了一對一的上門指導,幫助老人熟悉設備終端的使用。此外,還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為他們構建數字無障礙環境,使老年人真正能夠樂享數字養老帶來的生活便利。
安全高效,養老監管隔屏實現
數字技術,不僅能賦能養老生活,也能讓養老機構監管更安全高效。
過去,針對養老服務機構的服務運營、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多方面的監管,還需檢查人員親自上門檢查、手動記錄、督促整改,再上門核查,效率較低。特別是疫情期間,養老機構隨時會進行的封閉管理給及時有效的機構監管增加了更多難度。
在長寧區開發的數字民政信息平臺中,全區養老機構分布及地址、床位數等信息一目了然。所有檢查要素被細化成43條涵蓋養老機構許可和備案、服務內容、醫療活動、從業人員等方面的綜合監管具體指標任務,在養老監管板塊中嵌入主動發現被動發現自動發現三種不同的案件工單渠道,通過已開通的數字民政政務微信輕應用可上傳照片、視頻、語音等監管信息,所有數據同時接入區一網統管平臺。
這樣一來,不僅節省了人力和時間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也使監管過程中每個環節都有跡可循,還可以通過數據對養老機構存在的監管漏洞和隱患提前預判并發出自查提示,倒逼養老機構有針對性地進行重點檢查。
除養老機構綜合監管外,長寧養老監管數字平臺還包括對社區和居家另外兩大養老場景的監管以及對社會福利、社會治理、社會組織和社會公益、社會服務等方面的監管。
本文標題:數字技術包裹養老圈,上海成立國家智能社會治理養老特色實驗基地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8535.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