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日前印發《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部署了9方面具體工作任務,包括織牢社會保障和兜底性養老服務網,擴大普惠型養老服務覆蓋面,強化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能力,完善老年健康支撐體系,大力發展銀發經濟,等等。
老齡事業,既是家事,也是國事。積極應對銀發浪潮沖擊,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事關社會和諧穩定,關乎國家發展大局。面對復雜局面——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城鄉之間戶籍存在壁壘、傳統制度安排需補短板、不同地區養老文化有差異,全國各地不斷探索老齡事業發展新格局,發力多年,成績斐然,初步建成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毋庸諱言,問題仍然突出,主要表現為:服務支持體系不完善且缺乏整合、服務有效供給不足且效益偏低、服務資源配置不均衡且失位錯位突出、服務人員綜合素質不高且專業人才短缺。
時不我待,推動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要有更強烈的緊迫感。據預測,十四五時期,我國將新增老年人口5400萬左右,是十三五的1.5倍。數量增加、老年人口結構變化,意味著十四五時期我國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任重而道遠。《規劃》明確了三個方向,以老年人哪里多、我們就把養老服務機構辦在哪,優化設施布局;以老年人需要什么、我們就提供什么服務,創新服務形式;以老年人關心什么、我們就解決什么問題,加大和優化服務供給。堅持問題意識和目標導向,彰顯《規劃》推動老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初心與決心。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傳統秩序在大浪淘沙中不斷受到沖擊,落在養老層面,中國數千年流傳至今的養老文化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譬如,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流動速度加劇,傳統的居家養老模式面臨著許多新問題、新挑戰。面對迅速變化的外部世界,老齡事業和養老服務如何調適才能與之保持同頻共振、不拖后腿?可以說,世界各國都在探路。在這方面,我們面臨的形勢更加復雜,因此必須與時俱進、因地制宜,不同地區探索出不同模式,找到最優發展路徑。
老年人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在80歲長者眼中,60歲的人肯定不算老。因此,踐行積極老齡觀,保障健康老齡化,意義不可小覷。相關統計顯示,在我國現有老年人口中,年輕的老年人比例過半,達到56%。推動老有所為與老有所養深度融合,充分挖掘年輕老年人富礦,大有可為。探索適合老年人靈活就業的模式,在他們愿意且身心健康許可的前提下,繼續服務社會,獲得報酬;引導老年人投身各類志愿活動,參與基層民主監督、移風易俗、民事調解等活動;推動老年人互助服務,在各類養老機構中,讓年輕的參與照顧年長的,形成良性循環。在國外一些老年互助公寓,這類現象比比皆是。
人才是第一資源。人才,對于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尤其重要。隨著一系列頂層設計相繼出臺,政策供給越來越完備。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社會重視程度不斷提升,物質保障越來越有力。相對而言,人才保障的緊迫性更大一些。當下,人們對養老服務產業相關職位的心理感知,多半停留在輕技術、重體力、環境差、待遇薄、通道窄等先入為主的職業形象,從而影響人才入行。從長遠來看,必須全面謀劃、盡早布局、精心組織,培養出一大批較高層次、熱心老年事業、對老年人群充滿愛心并愿意為他們服務的專業人才,以適應我國老齡事業快速發展的需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養老事業與每個家庭、每個人的幸福息息相關,我們責無旁貸,必須全力以赴。
本文標題:以更強緊迫感求解養老命題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8797.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