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公開信息統計顯示,目前我國有2億人處于靈活就業狀態。這類人群因長期不參與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可能會面臨未來的養老金空白。第三支柱將在多大程度上能保障靈活就業的養老問題?
近日一項調查顯示,中國消費者傾向通過更加積極的財務規劃來應對疫情影響,有77%的受訪者認為,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保險的重要程度提高了,及早制定養老規劃對于消費者而言更加重要。此外,有64%的受訪者認為疫情后自己更加重視養老計劃,這一比例相比上一期調查結果提升了11%。這充分表明,消費者的養老意識正在持續提升,而保險作為養老規劃的主要工具之一,受到了更多消費者的關注。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管理咨詢合伙人周瑾表示,從需求端來看,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加深,消費者對養老保險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配置養老保險產品的人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年輕。從供給端來看,保險業回歸保障功能后,保險公司更傾向于推出長期期繳的保障型產品,例如很多險企將主打產品瞄準了年金保險。
養老的實際需求,是老年人能獲得更豐富、更高品質的養老服務,例如護理服務、生活服務等。如果老人拿到養老金后,卻買不到相應的養老服務,他們自身最迫切的需求就無法解決。在堯金仁看來,從打通經濟、社會雙循環來看,發展養老保險為培育養老金融、養老產業、長壽經濟,形成合理的養老結構、產業結構、消費結構提供了重要契機。因此特別要鼓勵養老資管產品與養老年金、護理保險、康養服務打通,將看不見的產品與看得見的服務結合,有效對沖長壽時代面臨的護理風險。
本文標題:第三支柱將在多大程度上能保障靈活就業的養老問題?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9028.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