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融的資金規模很大程度上制約著行業的發展,對比養老產業發展較為發達的國家,我國養老金融市場的規模和投資產品仍有較大的差距。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邁入新的發展階段。第三支柱的個人養老金是個稅遞延型商業保險,即個人可以根據自身風險收益特征來選擇相應的養老金融產品進行投資,而根據養老金融產品類型和額度的不同,可有梯度地減免部分個稅。
長期以來,我國養老保險體系中,第一支柱即基本養老金和全國社保基金占據著相當大的比例。據人社部資料顯示,2020年我國第一支柱資金規模達8.9萬億元。而第二支柱企業年金與職業年金則只占20%左右,同時第二支柱覆蓋面只有2000萬余人。
隨著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第一支柱資金耗用速度加快、第二支柱覆蓋面窄,社會養老壓力進一步加大,未來解決養老將更依仗第三支柱的發展。
數據來源:《中國養老金融發展報告(2020)》、人社部,觀點指數整理
而在金融產品方面,首批銀行養老理財產品也已正式發行,武漢、成都、深圳、青島四個試點地區的投資者可以通過線下或線上途徑購買。這批養老理財產品主要投向固定收益類資產,滿足了市場對長期限且穩健的養老理財產品的需求。
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與完善,養老金融也將逐步完善。成熟的養老金融體系是養老產業發展的源頭活水。
險企高效鏈接資源,推動養老業務發展
作為金融體系中重要的一部分,險企在養老產業中同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與其他行業企業相比,險企有著更豐富的養老產品體系。近年來,更是積極進行資源鏈接,將旗下養老產品進行規模化發展。
12月15日,大家保險推出了養老品牌"大家的家",通過"保險保障+養老服務"的業務發展模式,為家庭提供全場景、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養老保障服務。"大家的家"突破了養老保險通過財富規劃來解決養老問題的局限,在財富規劃的基礎上提供專業的養老服務。
據悉,大家保險的養老業務涵蓋了養老保險、城心醫養、旅居療養、海外養老及居家安養等多個方面,已于海內外落地30個養老社區,并設有1個社區居家護理站。
同樣,太平人壽也將旗下"樂享家"、"樂享游"、"樂享居"三大養老業務整合成服務品牌"樂享養老",滿足客戶多樣化、差異化、品質化的綜合服務需求。
接上月鵬園體驗館試營之后,泰康之家豫園及沈園也陸續開始試運營;此外,泰康之家·贛園12月18日于江蘇省南昌市正式開業,園區內配備1200個養老單元及102張醫療床位。
綜合來看,自12月初始,我國養老金融領域多有拓展,而行業政策仍聚焦在養老服務上;此外,業內不同類型企業主體都均在完善產品體系以實現更高效的運營。
本文標題:養老金融革新,注入源頭活水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9054.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