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歲的王婆婆住在增城區荔城街道湘江路,因中風癱瘓長期臥床,并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生活無法自理,已退休的女兒照顧起來也很吃力。
2021年4月,得知廣州市建設有家庭養老床位的消息后,王婆婆在家人的幫助下,到廣州慈愛嘉養老服務中心申請了家庭養老床位服務,政府每月資助護理費500元,老人每月自費900元。中心隨即為老人家里進行全方位適老化和智能化改造,派出護理員、護士、康復師每月上門提供巡訪和個人護理、健康指導、康復訓練等專業居家養老服務。每次上門時,護理員針對王婆婆左手還有肌力的情況,通過不同方法訓練其握力、按摩肌肉,以減緩肌肉退化。王婆婆中風后影響了吞咽功能,經常出現嗆咳,護士就對其進行吞咽訓練,并為她配備了進食輔具杯,對家屬進行膳食指導,有效減少了嗆咳的發生。在專業的照護下,老人的情況有了改善,家人也掌握了一些必要的護理技能。
家庭養老床位是廣州市增加中心城區居家、社區、機構三位一體優質養老服務供給的一項重要舉措,主要對有養老服務需求但因各種原因未入住養老機構,或是目前家庭有一定的照料條件暫時不需要入住養老機構的老年人,由服務機構為其提供適老化改造入戶、智能化設施入戶、專業化服務入戶服務。自2019年起,廣州市在越秀、海珠、荔灣3個老齡化程度較深、老年人口較多的中心城區開展試點,2021年已擴展至全市11個區。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廣州開展的家庭養老床位服務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服務內容綜合全面。服務機構的上門照護服務項目能根據老年人的實際需求,提供康復護理、陪伴就醫等定制服務,在保障老年人居家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充分滿足其多層次、多元化的居家養老需求。二是政策扶持力度大。通過老年人護理補貼、長期照護險、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資助等優惠政策,有效減輕了老年人的經濟負擔。此外,以護理補貼標準統一(民辦養老機構護理補貼與家庭養老床位護理補貼金額一致)推動養老機構積極參與家庭養老床位建設及服務;以兩床合一(家庭養老床位與家庭病床合并設置)深入推進醫養、康復服務在居家環境中融合互補。三是建立綜合監管機制。借助市為老服務綜合信息管理平臺實時監管家庭養老床位建設和服務情況,服務機構以市級平臺中的服務數據作為申請政府資助的依據。市、區民政部門結合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加強對服務機構和床位的安全監管,建立日常巡查、督導制度,公開服務和投訴熱線,接受社會監督。
目前,廣州市已建成1.6萬張家庭養老床位,共有147家養老服務機構參與家庭養老床位建設及服務。
本文標題:廣州家庭養老床位把服務送進家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9056.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