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服務能力
時間:2022-10-23 22:10 來源: 作者:小佳 人瀏覽
解決養護型、醫護型養老機構發展滯后問題,提升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服務能力省政協委員解麗華今年的提案繼續關注養老問題。前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正式發布。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撐體系,促進老年人社會參與,著力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積極培育銀發經濟《意見》聚焦老年人的急難愁盼問題,為推動新時代老齡事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而此次,她的提案就是聚焦我省醫養結合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經過調研,我們發現,首先,醫療保險與醫養結合對接不夠,醫保額度不能滿足部分養老機構內老年人的實際需求。解麗華說,同時,還存在養老機構醫養結合能力滯后。目前,云南省大部分養老機構仍停留在傳統的養老服務模式階段,僅提供簡單的吃住和日常生活照料服務,大部分沒有配備醫務室和醫務護理人員,更無能力單獨設置醫療機構。此外,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投資成本高,運營壓力大。加上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相互獨立、自成系統,總體來看融合度不高。另外,醫養結合所需人力資源匱乏。對此,解麗萍建議,首先要建立聯動機制,落實扶持政策,整合各職能部門的相應資金,有效推動養老服務和醫療服務深度融合發展。同時,要解決老年人養老護理服務費用支出問題,發揮醫保支持作用。優化醫保支持醫養結合服務政策,規范為居家老人提供的醫療和護理服務項目,認真落實將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障范圍的政策,為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治療康復提供相應保障。加大醫保資金支持,促進醫療衛生服務向社區、家庭和機構延伸。第三,就是要解決養護型、醫護型養老機構發展滯后問題,提升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服務能力。解麗萍建議,一是建立健全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長效合作機制,明確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合作的職能定位,探索多種形式的合作模式,提升養老機構醫養結合能力,如協議合作、對口支援、合作共建、建立醫療養老聯合體等。二是衛生計生部門制定有效措施鼓勵醫療機構參與養老服務,醫療衛生機構要為提出需求的養老機構開通預約就診綠色通道,為入住養老機構的老年人提供醫療巡診、健康管理、保健咨詢、急診急救、中醫保健等服務;同時,養老機構內設的、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可以作為醫院收治老年人的后期康復護理場所。通過建設醫療養老聯合體等方式,為老年人提供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的健康養老服務。三是支持有條件的養老機構采取內設醫療機構、醫務室、護理站、衛生所(室)等形式,滿足老年人醫療服務需求,根據養老機構實際開展醫療衛生服務的情況和需求,適度調整對于醫護人員配備數量要求,以及專業醫療設備配備要求,適當放寬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的許可條件和程序,明確診療科目設置、人員配置、設備以及場所要求等。四是推動醫療衛生服務延伸至社區、家庭,充分依托現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以及社區各養老服務資源,建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站點與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合作機制,明確功能定位,實現功能和服務的無縫對接。最后,就是解決養老機構醫護和服務人員不足問題,為醫養結合提供人才保障。我們要強力推進各類醫養結合改革試點工作。加快推進昆明市、曲靖市、西雙版納州3個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地區和昆明市官渡區等19個省級醫養結合試點縣和單位的改革試點工作,加強以獎代補的力度。通過試點,探索一批具有云南特色的典型經驗和先進做法,出臺一批可持續、可復制的政策措施和體制機制創新成果,形成一批競爭力強、經濟社會效益顯著的醫養結合機構,為全國醫養融合發展提供示范經驗。解麗萍建議,還可以探索第三方服務模式及相關機制,通過試點利用遠程醫療提升養老機構整體醫療服務質量管理水平,創新養老模式,推動醫養融合發展。
本文標簽:養老金,養老服務,居家養老,養老保險,社保,
本文標題:提升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服務能力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9086.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