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江蘇堅持財力向民生、向基層傾斜,15類52件民生實事全面完成,群眾的幸福指數更有質感、更有溫度,人民生活品質進一步提升。在江蘇,生活著1850萬老人,如何讓他們健康幸福地安享晚年?過去一年,江蘇積極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結合的蘇適養老服務體系,讓老有所養的幸福成色更足。
一大早,在南京市江寧區的一家養老院內,老人們正做著韻律操。今年88歲的張學彥老人患有腦梗后遺癥,加上糖尿病導致的糖尿病足并發癥,生活不能自理。半年前,他和老伴入住了這家醫養結合機構。在細心的護理下,張爺爺的身體漸漸有了好轉。
南京市民張學彥說:糖尿病足一開始來還是蠻嚴重的。到這以后,一天給換一次藥。他們這護理得比較好,有點小病都能解決。
目前,這家養老院內置的護理院有80張床位,配備了專業的康復治療師、營養師和臨床藥師。老人在機構內的醫療護理還可以通過醫保、護理險等實現報銷和減免。
南京江寧區某護理院院長劉惠珍說:小病不出門,大病不耽誤。老人突發疾病可以轉到像同仁醫院等醫聯體的三級醫院去進行治療。
這種專業的照護服務還輻射到周邊社區居家養老的老人。今年79歲的李彩和老人患有阿爾茲海默癥,通過參保南京失能照護險,每個月可享受15次免費的上門照護服務。
南京市民楊贛生說:說句實實在在的,服務得好。幫她按摩,逗她講話,幫她回憶。減輕了很大一部分負擔。
為了讓老人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江蘇積極探索醫養結合新路徑,鼓勵醫療機構拓展養老服務,支持養老機構設立醫療機構。目前,全省建成醫養結合機構837家。
養老不離家,是很多老年人的愿望。去年,江蘇為3.3萬戶困難老年人家庭完成了適老化改造。今年91歲的南通市民張破濤育有三個女兒,如今都在外地成家。老人堅持要在老房子養老。去年,南通民政部門為他家進行了適老化改造,燃氣泄露探測器、防走失手表、智能門磁系統等一一配齊。
南通市崇川區虹橋街道桃塢社區黨委書記顧琴說:如果說在12小時內,一直開著或者一直關著的情況下,門磁系統就會第一時間在我們居家養老服務平臺發生報警。我們的監護人和社區網格員及時處置,來確保家庭安全。
張破濤的女兒說:爸爸媽媽有安全感,我們就感覺到挺放心的。非常感謝社區政府能給他們這種貼心的服務。
如今,在江蘇,已建成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點2萬個、老年人助餐點7000余個,累計接受上門服務老年人達到290萬人。老年人社會優待政策基本建立,江蘇累計發放尊老金70億元、退休人員養老金實現17連漲。2022年,江蘇還將為3萬戶困難老年人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優化新增30家護理院,開展老年人智能技術培訓50萬人次。人人公平可及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將逐步健全,滿足江蘇老年人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江蘇省民政廳養老服務處處長林莉說:我們圍繞原居享老、社區安老、機構頤老,全力拓展供給高質量、普惠高水平、享老高品質的蘇適養老服務內涵。發揮好政府主導作用,充分調動社會資源和力量參與的積極性,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探索江蘇路徑。
本文標題:銀發族樂享蘇適養老新生活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9108.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