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月7日訊(記者 韓蓓蓓 通訊員 高亮 董路寧)濰坊坊子區位于濰坊市區東南部,是濰坊市轄區之一。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區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7.04萬,人口老齡化比重達19.5%。
近年來,坊子區圍繞解決老年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養老服務問題,貫徹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因地制宜、綜合發力,不斷健全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多元化養老服務體系,進一步增強區域養老服務能力,有效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
多樣化服務,讓老人省心又舒心
兒女離得遠,我們上了年紀,最頭疼的就是買菜做飯。在鳳凰街道西白羊埠社區老年食堂,80多歲的李大爺和老伴正在津津有味地吃著午飯。現在好了,有了專屬小食堂,省事又健康。這家專為社區老人開設的老年食堂,每天都有80多位老人前來就餐。
為老助餐,不僅是一頓熱乎飯,更是民生大問題。坊子區試點老年人助餐工程,已在城區試點中心廚房+社區就餐+送餐入戶的社區老年人助餐服務模式,有效解決轄區獨居、孤寡、高齡老年人就餐難問題。
現在養老服務真到位,在家門口就能免費量血壓、測心電圖,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說起家門口的養老驛站,家住鳳凰太陽城小區的李阿姨贊不絕口。
居家養老驛站為周邊的社區居民提供便民便利的貼心服務,為老年人提供健康醫療指導,免費測血壓、心電圖、康復指導、營養評估與膳食指導、認知能力訓練等,并設有日托、短期托養、針灸、艾灸、推拿、拔罐功能,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一系列居家養老服務。
為滿足老年人居家社區養老需求,坊子區構建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以2處區級敬老院、5處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14家日間照料中心和32家農村幸福院為框架,構建起區域三級養老服務體系,加快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
深度融合,保障老人幸福晚年
住在這里真享福啊,工作人員服務周到,不用操心做飯、洗衣服,生活過得很愜意!在坊子虞園頤養中心,85歲的耿大爺告訴記者。該中心老年居室每個房間都有獨立衛生間、緊急呼叫系統、冷暖空調、液晶電視等配套設施。
完善養老服務體系,還需要進一步釋放養老服務市場活力。近年來,坊子區吸引社會資本投資約4億元參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6處新建大型養老機構項目逐步建成投入使用,全區養老機構基本實現社會化運營,社會化運營床位占比達90%以上,日間照料中心、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全部由社會力量參與建設運營。
坊子區大力推進養老機構建設,將發展養老服務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出臺《關于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從用地保障、建設補助、運營獎補、稅費減免、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扶持,實現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居家養老、智慧養老、醫養結合、農村養老等領域的全覆蓋。
坊子區不斷探索養老服務新模式,創新分散特困供養人員照料護理服務模式,推進全國第三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加快推進農村幸福院統一運營管理,鼓勵發展輔助器具租賃、養老驛站等新型養老服務業態,不斷釋放養老服務市場活力。
智慧養老,精準服務情暖夕陽紅
在坊安街道建華村五保老人郎郡洪家中,家政服務員正上門為老人提供打掃衛生、擦玻璃等服務。上了年紀自己干活不方便,撥個電話就能上門服務,一大早就來忙活,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老人稱贊道。
坊子區積極探索智慧養老新模式,建成智慧養老服務平臺,請來智慧保姆,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將全區6.5萬余名60歲以上老年人、12家養老服務機構信息全部納入管理。
依托互聯網、物聯網技術,發揮智慧養老平臺遠程監護作用,精心打造智慧養老虛擬康養院,探索開展適老化改造試點,為120戶低保、特困、高齡、重殘等特殊老年人按一戶一案原則進行適老化改造,為112名失智老人配備定位手環,實現貼身式遠程監護,進一步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
以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為紐帶,通過呼叫指揮中心、微信群、APP小程序等方式,實現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需求叫號、派單服務、計時定位、實時監控一條龍常態化服務。截至目前,通過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累計為全區高齡、特困、低保、低保邊緣、獨居、留守等700多名老年人實施上門照料護理服務共計44000多次。
除此之外,他們還整合區養老服務協會、養老護理員培訓基地、專業養老組織和志愿服務隊伍,構建全區養老服務人才體系。同時,依托社區配建養老服務設施,加快發展社區餐廳、養老驛站、輔助器具租賃等新型養老服務業態,不斷優化養老服務供給體系。
本文標題:這就是山東·濰坊丨濰坊市坊子區多元化養老托起幸福夕陽紅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9537.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