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惠州市常住人口達到604萬,60周歲以上老年人60.7萬,占比10.05%。如何做到老有所養,一直備受關注。昨日召開的市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三次會議,首次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于惠州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工作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我市共有養老機構77家,養老床位7074張,每個縣區均建設了一間300張床位以上的綜合養老機構,惠城區、惠陽區、龍門縣、仲愷高新區已投入運營,博羅縣、惠東縣和大亞灣開發區已基本建成,目前正計劃組建運營團隊,有望今年全部投入運營。已建成城鄉社區養老服務站點231個
市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戴學碧在作初審報告時指出,近年來,市政府把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工作作為整個養老服務體系的重點來謀劃推進,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我市各類養老服務設施不斷健全。其中在居家社區服務方面,我市已建成城鄉社區養老服務站點231個。在醫養結合服務機構方面,全市共有醫養結合機構7家,社區護理站3家,全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100%開設老年人就醫綠色通道。在長者“大助餐”服務機構方面,2019年起,我市試點開展長者“大助餐”服務,目前共試點建設13個助餐點。
《報告》指出,今年我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堅持“以點帶面,逐步推進”的方式,重點推動長者照護之家示范項目及11個社區試點項目,力爭從試點中獲取經驗,逐步補齊我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短板。大力推進市長者照護之家示范項目建設。目前,已通過招標確定特許經營者并由其進場施工。接下來將繼續推進該項目建設,力爭今年年底前完成主體改造工程并盡快投入使用。重點推進惠城區橋西街道、惠陽區秋長街道等11個長者照護之家試點項目建設,力爭在今年年底前建成并投入運營服務。
與此同時,我市創新服務模式,積極探索切實有效的機構養老醫養結合服務模式。在去年試點的基礎上,今年已選定惠城區的水口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龍豐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第二批試點計劃。創新發展路徑,組建市國有康養產業投資公司、市長者服務聯合會,引進專業養老投資企業在惠投資。
研究出臺《惠州市住宅區配建養老服務設施管理辦法》
《報告》指出,我市將通過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相關政策措施,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開展醫養結合試點建設和資源布局,培育醫養結合人才隊伍,增強農村養老服務供給等方面工作,不斷提升養老服務水平,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推進設施建設方面,以滿足本地老年人、普通老年人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需求為根本出發點,建設以鎮街長者照護之家和村社區長者服務站為主體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網絡,按照發展規劃,不斷完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
完善服務政策方面,研究出臺《惠州市住宅區配建養老服務設施管理辦法》,為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提供基礎場地。研究出臺《惠州市養老服務資助辦法》,引導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重點滿足本地、普通長者養老服務需求。保障服務人才供給方面,加強養老服務專業職業技術人才培養,鼓勵我市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開設養老服務與管理、老年健康與服務等專業,進一步加大招生力度,推進養老服務管理人才及高水平技術人才隊伍建設。
此外,我市還將加快完善市、縣、鎮、村四級長者服務工作機制。明確村(社區)專人負責長者服務工作,確保鄉鎮(街道)有機構、有人員負責長者服務工作,城鄉社區長者服務工作有人抓、長者事情有人管、長者困難有人幫。
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工作列入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
戴學碧在初審報告中指出,我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工作取得一定的進展,但也存在社會認知度不高、政策扶持力度不足、專業人才隊伍短缺等問題。
為推動我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建議,要強化主導作用,提高政策知曉度,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列入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要完善體制機制,創新運營管理模式,盡快理順市縣區兩級長者服務機構的職能,明確與民政、衛健等部門職責分工,統一隸屬關系,確保政令暢通。拓寬資金籌措渠道,形成多元化發展機制,建立以社會籌集為主、政府資助為輔的多層次、多途徑、多渠道的投資發展機制。
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建議,要統籌規劃設施建設,結合鄉村振興和現有醫療資源分布狀況等,優化布局鄉鎮敬老院、長者服務站等農村養老服務設施,根據城鄉不同需求差異化進行規劃布局。同時,要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加強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管理人員、專業社工、志愿者等隊伍建設。要發揮市國有康養產業投資公司、市長者服務聯合會等各方面社會力量作用,引進專業養老投資企業在惠投資,健全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體系。
來源: 惠州日報
本文標題:廣東居家社區養老:惠州各縣區綜合養老機構年內或全部投入運營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2016.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