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的老齡化進程正在加速。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老齡群體”達到人口比例的18.7%。隨著老齡化的深入,養老服務需求持續增長,如何大力發展養老體系,也受到各方的重視。
“十四五”規劃中提到,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
2021年3月,銀保監會發布了《關于銀行保險機構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通知》,要求銀行保險機構解決老年人在銀行保險服務領域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讓老年人更好共享金融業信息化發展成果。
為支持養老保障體系建設和養老金融發展,各家銀行也在積極探索普惠化養老服務。6月16日,交通銀行和上海農商銀行分別推出了養老金融品牌,助力老齡事業和產業的發展。
交通銀行:推出“交銀養老”金融戰略行動計劃20條在召開“交銀養老”服務品牌發布會上,交通推出了“交銀養老”金融戰略行動計劃20條,圍繞養老金金融、養老服務金融、養老產業金融三大領域布局。現場,交行與中國老齡協會、老齡產業協會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交行堅持以數字化轉型實現養老金融服務的廣泛覆蓋和高效對接。以“便民利民惠民”為宗旨,打造“交銀e辦事”數字金融品牌,通過“惠民就醫”等產品將金融服務融入城市治理和居民生產生活場景,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通過“普惠e貸”等產品實現小微企業服務能級和效率提升,賦能養老產業發展。
交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交行將進一步融入養老生態,做大養老產業金融,做強養老金金融,做精養老財富金融,促進養老金融服務縱深發展。在養老產業方面,交行將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為優質養老機構和為老服務商按入住或服務合同提供快捷經營貸款,切實降低綜合融資成本。還將充分利用境內外資本市場多種融資工具,拓寬養老產業權益融資渠道。在養老金金融方面,交行將全面參與養老金三支柱建設,豐富基本養老保險服務內涵,打造全鏈條養老金服務能力。在養老財富金融方面,交行將集合集團內外部資源為“未老”和“已老”人群對應研發豐富多樣的理財、基金、保險、信托產品,創新長周期養老財富管理,不斷優化養老金融線上服務體驗,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上海農商銀行:打造百家養老特色主題網點,推出手機銀行“樂齡版”截至目前為止,上海農商銀行服務的戶籍老年客群數已突破300萬人,占全市戶籍老年人口半數以上。本次推出的“安享心生活”品牌是上海農商銀行對該行養老金融服務的升級展示。
目前,上海農商銀行在上海地區擁有近360個網點,貼近社區、深入村鎮,實現了對上海各區的金融全覆蓋。其中,有32家網點被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評為上海銀行業敬老服務網點。“安享心生活”品牌發布后,上海農商銀行將打造百家養老特色主題網點,以老年客群的需求為出發點,完善更多軟硬件細節。例如,放大業務指引牌的字號;提升座椅高度、增加有扶手的座椅;桌子改用圓角設計;加裝防滑扶手、設置報警按鈕的衛生間;增加配備老花鏡、放大鏡等便利工具;設置書報、棋類等休閑區域;常備輪椅、血壓計、醫藥箱等愛心用品。
2015年起,上海農商銀行積極投入敬老卡和金融社保卡發卡工作中,其中敬老卡發卡量已突破100萬張、金融社保卡發卡量達到200余萬張。為方便老年客戶申領新版社保卡,上海農商銀行還在全市首家推出社保卡即時自助制卡機具,幫助客戶在家門口實現卡片升級換新。
在線上服務方面,上海農商銀行充分考慮老年客群的特點,專為老年客群打造了手機銀行“樂齡版”,盡可能提升服務的安全性與便捷性,解決老年人使用手機銀行過程中的痛點。“樂齡版”APP中不僅放大了界面字體、簡化服務功能,同時還新增語音直聯人工客服功能,實現了用戶與客服人員之間的一鍵溝通,大大提升便捷性,保障了老年客群對智能產品和服務的可獲得性。
此外,上海農商銀行還通過在街道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老年大學等場所開展存款保險、反金融詐騙、智能設備的使用等主題宣傳,增加老年客戶金融安全意識,謹防金融詐騙。
本文標題:養老金融產品成為養老行業趨勢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2286.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