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括“三孩”生育政策在內的一系列政策緊鑼密鼓地“加急”,原因何在?對應對人口老齡化有何積極影響?
一、新政可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生育政策調整勢在必行,這是大趨勢。“為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尤其是面對生育率持續下降的現實,需要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三孩生育政策的出臺,就是其中之一。”何文炯表示,這次出臺三孩生育政策,有益于緩解人口老齡化,有益于促進我國人口均衡發展,有益于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我國人口總量龐大,近年來,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有利于改善我國人口結構、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保持我國人力資源稟賦優勢。有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出生人口數量為1200萬人,相比2019年降幅約18%。至此,我國出生人口數量已經出現了“四連降”。與此同時,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截至2020年底,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達到13.50%。
“三孩生育政策是在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大框架之下,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的諸多重要舉措之一。”何文炯認為,三孩生育政策將有助于優化我國人口結構,比如提高年輕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從長遠看有益于增加勞動供給,從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不過,何文炯強調,三孩生育政策只是諸多政策中的一項,而且提高老百姓的生育意愿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一系列政策配套。當前,重要的是設法降低家庭養育孩子的成本和負擔。
最近這些年來,與生養孩子相關的諸多成本不斷提高,例如住房、照護、教育等,影響著中青年人的生育意愿。因此,需要從多方面入手綜合施策,才能逐步提高社會成員的生育意愿,從而真正實現制定三孩政策的初衷。
二、延遲退休也需“緊鑼密鼓”“與三孩生育政策同時決策的,還有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政策,這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另一項舉措。”何文炯表示,這是個繞不過去的話題。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勞動力資源,增加全社會勞動力供給,同時是尊重社會成員的勞動權益。也就是說,想要解決未來一個時期勞動力供給不足的問題,應當適度提高法定退休年齡。事實上,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法定退休年齡都比我國高。為此,我們需要據此修改和完善包括社會保險在內的一系列公共政策。
目前來看,不少發達國家面臨的一大困擾在于,由老齡化帶來的養老金支付需求,給財政帶來了巨大壓力。雖然中國目前的人口年齡結構還算比較年輕,但人口老齡化已對我國的養老制度產生巨大壓力。中國要避免落入發達國家老齡化的困境,就要根據國情以及經濟增長的水平、財政的能力,來制定適合自己的應對人口老齡化政策。
杭州師范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副教授張祥晶表示,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同時,應該將彈性退休機制也“裝進去”,從而提高透明度,減少改革成本。
來源: 齊魯壹點
本文標題:三孩生育政策應對人口老齡化有何積極影響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2324.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