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多元養老,為滿足日益增長的養老需求,河北衡水高度重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將其列為民生工作重點,堅持政府主導、政策扶持、部門配合、社會參與、市場推進,創新體制機制推進全市養老服務再上新臺階。目前,全市共有養老服務機構152家,總床位數18863張,特困人員供養機構44家,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47家,農村互助幸福院1665家。
一、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提升服務能力質量河北衡水多元養老,養老服務業是增進老年人福祉的重要民生工作。近年來,衡水市大力推進“9073”養老服務布局,即90%的老人通過自我照料和社會化服務實現居家養老、7%的老人通過社區組織提供的各種專業化服務實現社區養老、3%的老人通過入住養老機構實現集中養老,并逐步建成醫養結合、功能完善、服務優良、覆蓋城鄉的多層次社會養老服務體系。衡水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鼓勵、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文件,并落實土地供應、稅費優惠和財政補貼等措施。在審批監管方面,簡化手續,降低準入門檻;在稅費優惠方面,全面落實了“社會辦養老機構,水、電、暖按照居民消費價格繳費”的要求,有效降低了養老機構的運營成本;在財政補貼方面,從10個方面加大了政府對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支持力度。在政府優惠政策的激勵下,社會力量從事養老服務業的積極性不斷增強。
河北衡水多元養老,持續開展了養老機構提升服務質量專項行動,以星級創建促養老機構標準化建設。目前,已有54家養老機構創建成星級單位,其中四星級養老機構3家、三星級養老機構12家。每個縣(市、區)至少建設了1處以農村特困失能、殘疾老年人專業照護為主的縣級敬老院。另外,該市還積極推進醫養融合發展,將符合條件的老人按規定納入醫保協議管理范圍。為有效提升從業人員職業素養,衡水市與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和衡水友力職業培訓學校合作,組織舉辦了多期養老護理人員免費培訓班,培訓養老從業人員500多人次。為提升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從去年開始,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為期3年的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圍繞運營管理、安全管理、生活服務、健康服務和社會服務5個方面,對115項內容逐項檢查,逐項落實完善。為調動養老機構自我提升的積極性,該市對評定為2星至5星的養老機構分別給予2萬至8萬元的獎補,引導和激勵養老機構提高軟硬件建設水平和服務質量。
二、探索項目化運作,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在衡水市育新社區,占地600平方米的日間照料中心可容納80多位老人同時入住,中心內設了圖書閱覽、書畫棋牌、中醫保健等服務。育新社區居委會主任秦碩介紹,以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為服務平臺,他們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服務活動。60歲以上的老人都有“安老”檔案,對不同的老人開展“問需服務”,社區志愿者組成“愛心守望”志愿服務隊,對生活半自理的老人提供上門看望服務等等。
河北衡水多元養老,社區居家養老既符合家庭養老傳統,又符合廣大老年人就近就地養老的愿望。該市采取政策引導和資金補助等方式,大力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滿足人們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他們按照以社區(村)為依托,以社會保障制度為支撐,以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提供專業化服務、居(村)民委員會和志愿者提供公益性互助服務的原則,采取典型引路、全面鋪開的方法,在城鄉社區大力發展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日間照料)中心。另外,該市還探索了項目化運作模式,通過專項資金、公益創投、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大力推進便民商業進社區、便利服務進家庭。他們精心挑選了120多家專業商戶簽約加盟,建立了7家社區服務聯盟。截至目前,建成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47家,實現了城市街道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全覆蓋。
依托信息技術手段,提高養老服務信息化水平。各地民政部門與公安、衛計、統計等部門協調聯動,建起了老年人口數據庫,可隨時掌握老年人口發展變化情況,使養老服務更具針對性。阜城縣、桃城區還分別建設了居家養老智能化服務平臺,入網老人足不出戶就可享受平臺提供的代買代購、維修保潔等多項服務。
三、集中財力物力,補足農村養老短板“吃穿有人管,病了有人看,以前不敢想能有這樣的好日子。”57歲的李勝起這樣說起供養中心的好處。李勝起是冀州區南午村鎮燕家莊村人,無兒無女,患有腦血栓,生活處于半自理狀態。去年在政府的幫助下,他入住集中供養中心,生活有了保障。近年來,冀州區對閑置校舍進行改造,建成擁有120間宿舍,可容納200余人的集中供養中心。“一個房間住兩個人,配有廁所浴室,地板采暖,床前有呼叫器,有事服務人員隨叫隨到。”供養中心主任孫洪旺介紹,失能失養人員在這里吃穿住都不用掏錢,把他們原來享有的農村低保政策、扶貧政策收益、殘疾人補貼和護理費等資金整合到中心,不足的部分由區財政和社會捐助進行補貼。農村養老一直是個難點問題。近年來,衡水市建立了以農村特困供養服務機構為主體、專業醫療結構為輔助、社會辦養老機構為補充的建檔立卡貧困失能失養人員集中供養模式。通過改建、提升等方式,全市建起了59家貧困人口供養機構,在尊重本人或照料護理人意愿的基礎上,共有2251位失能半失能人員入住。“各級供養機構的設立,實現了對有意愿的農村失能半失能貧困人員集中供養的全覆蓋。”衡水市民政局局長支斌介紹。河北衡水多元養老,結合鄉村振興戰略,衡水還將農村養老服務設施、互助養老服務設施等納入建設規劃,支持農村互助幸福院建設,重點加強合并村和貧困村的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確保已建成的幸福院和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運行順暢、管理規范。目前,該市已建成農村互助幸福院1665家,為農村老年人提供就餐、文化娛樂等互助養老服務。另外,還建立了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機制,制定了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工作規范,對自愿分散生活的人員,明確委托照料護理人,簽訂委托照料護理協議,落實照料服務責任,確保“平日有人照應,生病有人看護”。
來源:河北日報
本文標題:河北衡水多元養老:構建多層次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2552.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