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市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
時間:2022-10-01 13:40 來源: 作者:小佳 人瀏覽
日前,我市印發《連云港市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引發行業和社會關注。
這是我市養老服務領域第一份以監管為主題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文件,對于推動我市養老服務提升有重大意義。市民政局副局長鐘玲說。
該《方案》有何亮點,如何落地落實,如何靶向解決行業發展癥結,讓廣大老年人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誰來管?
厘清監管責任強化資源共享
當前,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有效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是養老服務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據了解,我市現有養老機構114家,其中公辦養老機構56家、公建民營養老機構22家、民辦養老機構36家。擁有各類養老床位總數約4萬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床位40.2張。建成醫養結合養老機構22個,擁有護理型床位9000余張。
鐘玲表示,《方案》圍繞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要求,厘清監管責任,強化部門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健全失信約束和部門聯動監管機制,依法依規實施監管。
誰來管即落實監管責任。《方案》從強化政府主導責任、壓實機構主體責任、發揮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作用三方面,構建了政府主導、機構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四位一體的大監管格局,明確各方職責任務,特別是明確了直接涉及的18個部門職責分工,確保事有人管、責有人負。
怎么管?
聚焦難點堵點提升監管效能
過去的監管是以許可為中心進行的,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后,要求主管部門以事中事后監管為重點。市民政局養老服務和兒童福利處處長郭公祥表示,《方案》樹立系統思維,聚焦難點堵點,圍繞怎么管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創新。
強化協同監管,實現違法線索互聯、監管標準互通、處理結果互認,在做好監管的同時,切實減輕養老服務機構和從業人員負擔。
推行互聯網+監管,統籌運用養老服務領域政務數據資源和社會數據資源,推進數據統一和開放共享。
加強信用體系建設,依法依規實施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引導養老服務機構誠信守法經營。
強化標準規范引領作用,依據國家、省現行以及后續制定的標準要求,引領我市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
管什么?
健全綜合監管守住安全底線
近年來,養老服務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在質量提升和安全隱患方面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安全是養老機構的生命線,《方案》在提高養老服務質量和保障安全方面針對性地提出了相應措施,明確管什么,從養老服務市場主體集中排查整治、質量安全監管和風險防控、運營秩序規范化管理、從業人員培訓和執業行為監管、涉及資金監管、突發事件應對準備、養老服務退出監管機制7方面,打破條塊分割,實現對養老服務機構全流程、全鏈條、全方位監管,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資金、管設施,牢牢守住質量和安全底線。
目前,我市明確新建及老舊小區養老設施規劃建設標準,加強對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質量監管,90%以上的城市社區、75%以上的農村社區建有居家養老服務站點。養老機構消防安全、食品安全、衛生防疫等監督管理得到明顯改善。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每年對市區近萬人次生活困難老年人家庭收入和身體健康狀況進行評估。推進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全市獲評等級的養老機構已經達到36家。郭公祥介紹。
下一步,我市將全面推行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不斷提升監管效能,公開監管規則、標準、流程、結果等,加快形成高效規范、公平競爭的養老服務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