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幸福養老在家門口落地——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5年改革試點綜述
時間:2022-10-01 13:51 來源: 作者:小佳 人瀏覽
3月16日,民政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公布了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以下簡稱試點)優秀案例名單,51個入選的優秀案例匯集了全國各地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改革的先進經驗。
十三五期間,民政部、財政部先后在全國遴選了五批、203個地區開展試點。各試點城市立足本地實際,以居家社區機構養老協調發展為方向,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解決城市養老難為重點,堅持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更好結合,堅持事業產業雙重屬性雙輪驅動,聚焦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發展中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大膽探索、積極實踐,共同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時代答卷。
全面覆蓋:改革試點實現規模效應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開展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為響應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十三五期間,民政部、財政部在全國開啟改革試點。5年間,中央彩票公益金以獎代補的方式共投入50億元,先后支持了5批203個試點地區發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從試點的區域分布、資金投入、惠及人數等方面實現了規模效應。
試點工作如火如荼展開。從區域分布來看,五批試點分別覆蓋20省26市(區)、17省28市(區)、22省36市、30省54市、30省59市,西藏自治區的拉薩市在第五批參與試點,至此試點已覆蓋大陸地區的全部省份。其中,湖南省最多,共有12個地區參與試點。
中央引導資金撬動效應明顯。試點期間,50億元中央財政資金撬動的地方投入超過180億元,社會投資至少130億元,總投資規模超過360億元,實現了中央政府小投入、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大投入的初衷。
試點工作惠及億萬老年人及家庭。從試點的內容來看,開展特殊和困難老年人篩查摸底工作、探索建立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制度、針對特殊困難老年人開展探訪服務、建立居家和社區養老應急服務網絡、為提升家庭養老功能賦能等內容全方位惠及廣大老年人,據不完全統計,超過1.5億人次享受試點服務,老年人整體滿意度在9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試點在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社會力量參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推進等方面也成效斐然。
聚焦問題:改革試點彰顯示范價值
要明確目標,突出重點,優化項目,以求真務實的態度解決試點中存在的問題,最終探索和總結出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領域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的發展模式。在第一批試點工作中期交流會上,民政部養老服務司相關負責人明確提出試點要求。
改革就是要聚焦問題精準發力。試點工作重點支持7個領域,包括培育和打造一批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的龍頭社會組織或機構、企業;探索多種模式的互聯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完善和促進居家和社區的醫養結合服務等。在203個試點地區中,先后有24個省份的74個地區在考核中獲得優秀等次,占比達36.5%。前期優秀試點地區的經驗做法不斷被后期學習借鑒,示范引領作用得以彰顯。
為破解大城市養老難,瞄準失能失智家庭照護難題,江蘇省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廣東省廣州市、北京市朝陽區等地區先后開展家庭養老床位建設試點;北京市豐臺區開展為失能、失智老年人看護者放個假的喘息服務;各地創新政策、建立機制、加強扶持,在試點中踐行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上海市長寧區聚焦五個率先,健全老年認知障礙分級照護體系,引導社會力量共同關注和參與老年認知障礙服務,不斷提升大城養老的溫度。
聚焦農村養老服務短板,上海市奉賢區充分利用農村地區閑置宅基房屋,進行基礎設施再改造,形成頗具特色的宅基睦鄰四堂間,探索農村互助式養老模式;江西省新余市通過黨建+頤養之家方式,打造農村居家養老黨得民心、老人舒心、子女放心的三心工程;山東省沂水縣由農村黨支部領辦志愿服務隊,發動全縣各類志愿者和社工等力量,打造農村互助養老模式。
5年的持續試點中,各地政府通過政策引導、考核機制等方式,充分發揮優秀試點的輻射帶動作用,在全國形成了良好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發展環境和推動機制。
跨越發展:創新實踐探尋破題之路
改革驅動創新,創新驅動發展。試點中,為守護舌尖上的幸福晚年,針對老年人做飯難的問題,廣州市小飯堂出品大文章,開辦928個長者食堂,構建覆蓋全市的社會化大配餐服務體系。河北省灤南縣采用政府補一點、個人出一點、社會捐助一點、志愿者奉獻一點的四個一點方式加強農村居家養老食堂建設,解決農村留守老年人的吃飯難題。
為破解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洗澡難題,重慶市九龍坡區建設流動助浴快車,與社區固定助浴點形成動靜結合的助浴服務模式,匯聚慈善和社會力量,打通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助浴最后一公里。
聚焦農村空巢留守老年人關愛,四川省珙縣抓住鄉村振興機遇,簽訂四方合約,對特殊困難老年人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為5700名老年人提供助老巡訪關愛服務。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依托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通過政府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市場化運營服務,讓農村養老巡回服務趕大集。
在加快智慧助老等方面,湖北省武漢市虛實互通、家院互融,探索互聯網+居家養老新模式。河南省鶴壁市以建設5G試點城市為契機,打造四級智慧養老服務體系,構建立體化、多層次、廣覆蓋的互聯網+養老應用場景。
《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明確,我國將加快健全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要求養老服務供給實現覆蓋城鄉、惠及全民、均衡合理、優質高效,促進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優質規范發展。在強化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能力專章中明確提出:構建城鄉老年助餐服務體系,開展助浴助潔和巡訪關愛服務,推動互聯網+養老服務,加快發展生活性為老服務業。
跨越五年,我們可以看到,‘十四五’時期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重點,恰是‘十三五’時期試點工作創新實踐努力探尋的破題之舉。民政部養老服務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五年一個跨越。回望過去五年,試點工作的開展,實現了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相關政策從無到有、持續完善和落地見效,增加了服務供給,提升了服務質量;展望下一個五年,高質量發展為養老服務改革注入新動能,唯有接續發力,不斷創新,才能持續為廣大老年人提供優質規范、便利可及的養老服務。
本文標簽:養老金,養老服務,居家養老,養老保險,社保,
本文標題:讓幸福養老在家門口落地——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5年改革試點綜述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6269.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