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養老及養老的真挑戰:失能后誰來長期盡職照顧你?
時間:2022-10-01 13:52 來源: 作者:小通 人瀏覽
所以,每一個人都應該好好想想失能后的父母怎么辦,失能后的自己怎么辦,早做籌劃。
前些日子,一位未婚的女性朋友聊起,年紀漸長,父母漸老,養老的問題愈發迫切地成為焦慮,無法釋懷。
朋友有三兩個要好的閨蜜,共同的擔憂讓她們認真地考慮與討論過一個互助養老的計劃未來居住在一起,彼此照顧起居,分擔衰老與疾病帶來的心理與現實問題。
之所以選擇互助養老,而非寄希望于較為常見的養老院式養老,她們,也是人們最大的擔憂,還是養老院屢屢爆出的負面消息,諸如部分無良護工虐待老人的問題。在以她們為代表的普羅大眾看來,養老院很難從根本上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職業素養、行業規范等等,既不可能也不現實讓護理工作者達到以血親為紐帶的親屬護理的無微不至。而且任何護理質量的提高,無疑又會與資金投入正相關,對于大多僅此退休工資養老的普通人,頂級護理的養老院是完全不可想,也無力企及的。
于是,正常家庭會把養老寄托于孩子,像我朋友的她們,沒有孩子,又對養老院養老不抱希望,于是取其折中,才有互助養老的念頭。
然而如果像我這樣曾經親身經歷過老人的護理,了解其中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與困難,或許對于互助養老也不能保持樂觀,甚至會發現互助養老形同悖論:如果你的生活能夠自理,那么你并不需要誰來助你養老,此時的互助養老大致只是豐富老年生活吧;如果你的生活不能自理,那么讓誰來長年累月幫助你、盡心照顧你?失能后的照顧問題才是養老真正的挑戰,且以我個人觀察說事。
2018年底,我的祖母,病起于青萍之末,最初只是足趾紅腫,不料確診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血管支架手術后依然無法緩解劇烈的疼痛,直到逐步失去行動能力,臥床不起。
如果分養老為十成,那么九成難在老人罹患疾病后的護理;如果分護理為十成,那么九成難在失智、失能老人的護理。
按照通行標準,吃飯、穿衣、上下床、上廁所、室內走動、洗澡六項指標,一至兩項無法達成為輕度失能,三至四項無法達成為中度失能,五至六項無法達成為重度失能。無論根據中國疾控中心還是《柳葉刀》統計,腦卒中都是中國人致死疾病排名的前三甲之一。而腦卒中,以腦出血、腦梗塞為常見的中風,失能是其最為常見的后遺癥。而同列三甲的癌癥,終末期也時常會導致病人的失能臥床。
護理失能臥床病人,最重要的是預防俗稱褥瘡的壓瘡。由于局部組織長期受壓,發生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導致組織潰爛壞死。壓瘡一旦形成,極難愈合,因為壞死組織往往在皮下組織深處,由內至外潰爛,病人極度痛苦,且易并發感染,導致死亡。
祖母住院期間,某日同病區對門病房轉院住進來一位老太太。老太太只有一個女兒在外地工作,本地無人照顧,于是安排在醫院附近的一家養老院。年高,加之養老院護理疏忽,導致老太太不慎摔倒,髖部骨折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工作繁忙,女兒無法長假陪護,于是請了一名護工,負責照顧老太太日常生活。病人年長久臥,營養匱乏,皮下脂肪減少,肌肉萎縮,失去緩沖的皮膚更易受到骨骼重壓形成壓瘡。護士提出的護理要求是每半個小時要為病人翻身,替換受力點,并對之前受壓的皮膚進行輕拍、按摩護理。理論上,這些工作應當由醫院護士完成,然而現狀是醫院病人嚴重超載而護士人數不足,普通醫院的普通病區很難嚴格完成分級護理工作,于是日常護理大多仍由陪護完成。
血親是可以盡心盡力的,可是依然很難。父輩兄弟姊妹三人加我,四個人三班倒完成二十四小時護理,尤是精疲力竭,何況只有一名雇來的護工?臥床兩年的祖母沒有壓瘡,那位老太太摔倒不足一月,已是壓瘡滿身,痛苦哀嚎的聲音日漸衰弱,幾日之后,撒手人寰。
久病的祖母,體重不足40公斤,但是完全失能之后,無法配合護理,翻身、擦洗等動作依然無法僅由一名護理完成,因此只能有一名陪護的夜間護理最難,難以完成護理要求之外,根本也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因為我們的病房都是以護士能夠完成分級護理工作為前提設計的,并沒有陪護家屬與護工的休息之所。白天交接班,能有兩人在場,站于病床兩側,翻身擦洗等護理才相對簡單。
然而面對八十多歲失能的父母,已經六旬左右的女兒,竭盡全力,又能如何更好地護理?隨著獨生子女一代的父母逐漸老去,類似窘迫的養老護理工作會大概率地出現在他們每個人已中年的子女面前。個人的力量太過弱小,弱小到甚至無法單獨完成一名失能老人的護理,如果父母同時失能呢?所以,每一個人都應該好好想想失能后的父母怎么辦,失能后的自己怎么辦,早做籌劃。
本文標簽:養老金,養老服務,居家養老,養老保險,社保,
本文標題:互助養老及養老的真挑戰:失能后誰來長期盡職照顧你?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6329.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