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八成老人傾向于居家養老
時間:2022-10-01 13:55 來源: 作者:小佳 人瀏覽
近期,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江蘇省養老方式及服務需求研究報告》。該報告從需求端了解養老意愿及需求,更好地解決江蘇省養老問題。
養老服務需求廣 呈現不同年齡差異
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廣,目前只有27.6%的老人暫時不需要外來的養老服務。
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呈現年齡差異。從調研結果來看,50至59歲的人群整體的養老需求相對較少,需求多且迫切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日常餐飲提供和清潔;進入60至69歲,醫療、看病就醫、買藥、出行的需求開始凸顯;進入70至79歲,醫療、看病就醫、買藥、康復護理的需求進一步提升,代辦的需求也明顯增長,情感陪伴、支持、節日問候或探訪、聊天解悶的需求提升;進入80歲以上,老年人外出成問題,宅家成為常態,對情感陪伴、支持、節日問候或探訪的需求也更突出。
調研對象中有26.1%的老年人不清楚社區及相關部門是否提供相關服務,這反映出老年人對養老服務認知不足。
居家養老占據主體 社區、機構養老需求有待提升
江蘇省大部分城市主要推行9064的養老模式。從調研數據來看,83.3%的老年人傾向于居家養老,8.8%的老年人傾向于社區養老,剩余7.9%的老年人愿意選擇機構養老。由此可以看出,居家養老依舊占據主體位置。
從居家養老的細分需求看,居家養老+上門+專業化的服務需求已經非常明確。從需求的角度出發,政府及相關部門需要大力發展居家養老上門服務,探索居家養老服務的多樣化落地模式,為居家老人提供專業的養老服務。
8.8%的老年人愿意選擇社區養老。未來需要進一步增加社區養老的比重,完善社區養老服務網絡。一方面,在社區養老建設及拓展的過程中,相關部門需要充分考慮社區養老建設用地問題,新城區提前進行規劃,老舊小區積極探索嵌入式等多種建設模式。另一方面,應當積極探索社區養老新模式,可以試點發展搭伴養老、家庭照護床位、時間銀行等新型養老模式。
7.9%的老年人愿意選擇機構養老。老年人不選擇機構養老的障礙點集中在固化的傳統養老觀念影響、費用高和對養老機構有錯誤認知三個方面。對此,政府及相關部門需要考慮優化低中高檔養老機構的結構。政府托底的養老機構提升服務質量,市場化運營的養老機構由政府對收費體系進行監管,拓展中檔價位養老機構的數量。此外,應當繼續增加護理型床位供給,對養老機構設置的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按規定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范圍,進一步降低老年人的養老負擔。
老年人消費意識不強 供給服務難持續
現階段,養老服務運營商主要的訂單來源是政府購買服務的需求,需求量穩定但規模相對有限。但老年人的主動消費意識弱,享受政府購買服務的人群在消耗完基礎的免費服務后,很少自費增加服務;未享受政府購買服務的人群基本不會主動購買服務。
比如,江蘇省南通市85歲及以上的老人可以享受政府購買老年餐的服務,資費標準每餐10元(兩葷兩素一湯),資費來源是政府全額購買。通常情況下,老年人在消耗完免費的次數之后,不會增加消費。為引導老年人的需求,政府每月補貼的金額不變,但是資費可采用政府出資8元,個人補貼2元等類似的模式,來提升老年人主動消費的意識,進一步提升服務需求量,確保服務供給商的運營可持續。
現階段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意識較弱,消費意識不強,消費力有限。但對于需要的養老服務,很多老年人是愿意支付費用購買的。
完善養老服務體系 居家、社區和機構融合發展
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體系下,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各有其功能定位。從老年人養老服務及意愿需求的角度出發,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需要進一步融合發展。居家上門服務、家庭養老床位建設等對居家養老提出了專業化的要求,需要社區和機構提供更為專業的照護服務。針對生活尚能自理的老年人,鼓勵老人走出家門,進入或更好地融入社區,提升生活質量。針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或者機構建立專業的服務團隊提供上門服務,保障老年人的生存、安全及情感等多方面的需求。
醫療、康復護理等是老年人最重要的養老服務需求之一,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皆需要考慮與醫養深度融合。居家養老需要進一步完善家庭簽約醫生、巡診制度,可以通過對家庭成員進行基礎護理或照護培訓部分緩解人力不足的問題。社區養老依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各城市的醫療資源,建立服務站點,鼓勵醫生多點執業。機構養老需要進一步提升護理型床位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