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西海岸新區探索自助式養老模式,互助積分換服務
時間:2022-10-01 14:02 來源: 作者:小佳 人瀏覽
75歲的孫木玲是青島西海岸新區藏馬鎮唐家莊村人,11月9日一大早,她就帶著晾曬好的梃桿和自己制作的手工產品,來到了離家不遠的藏馬山居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忙活。
記者見到老人時,她正在穿針引線。旁邊直溜溜的梃桿整齊地排列在一起,她麻利地用穿好的針線一來一回不斷從梃桿中穿過……桌上擺放著用高粱稈編成的各種用具,方形、菱形的蓋簾,大小不一的箅子,高粱穗綁扎的笤帚等,成品針腳均勻細密,結實好看。
記者注意到,這些手工產品上均標有5到60分不等的分值,大物件費時費力,價格相對高一些,比如這個方形蓋簾,做一個得40分,手編提籃能得60分。中康愛鄰里藏馬山居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長薛丁瑞介紹說。
薛丁瑞所說的積分是什么?怎么用?
據記者了解,中康愛鄰里智慧醫養服務有限公司在前期走訪中發現,青島西海岸新區西部鄉鎮很多老人年事已高,但身體硬朗,且精通多種手藝。為此,中康愛鄰里提出老有所為堪回首,樂享天年夕陽紅的理念,以時間換積分、積分換服務的方式,老人作為志愿者兌換積分,可換取所需要的養老服務,做到部分或完全依靠自己的勞動所得提升老年生活品質。
于是,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民政部門的扶持下,中康愛鄰里針對經濟條件較弱的農村地區,探索開展了自助式養老模式,老年人作為參與者制作手工產品兌換積分,按照1積分=1元的兌換標準,可在養老服務中心就餐、就醫、購物或換取相應商品、服務等。
陳洪文今年72歲,有著一手編筐的好手藝,從十幾歲到現在,他的編筐技能已有六十個年頭。聽說養老服務中心可以收購編筐,原本已經擱置的手藝活又被老人重新拾了起來。上年紀后就很少編了。這種尺寸的提籃,編一個得三個鐘頭,一天也就能編三兩個。老人邊忙活邊對記者說,過去都是用棉槐條編的筐子裝東西,比如裝蘋果、柴草、雜物等,用處多得很。閑聊的工夫,陳洪文手里的提籃已見雛形。
我們每周舉辦養老服務大集和各類活動,把老人制作的手工產品拿到集上售賣,同時還聯系當地的非遺商戶進行代賣,具有當地特色的工藝品也通過我們在全國的養老項目上進行宣傳和售賣。薛丁瑞告訴記者。
對于沒有技術的老人,愛鄰里還組織開展培訓活動,降低老年志愿者參與的門檻。我們和周邊的玩具廠合作,由工廠提供原材料,在養老服務中心開展手工培訓,教老人縫制毛絨玩具的技巧。中康愛鄰里副總經理國霽告訴記者,自助式養老模式是探索如何解決農村養老問題、破題農村養老的一次大膽嘗試,目前已在濱海街道、紅石崖街道、泊里鎮等鎮街嘗試推廣實行,下一步將在全區推廣。
據悉,作為青島西海岸新區首家試點的藏馬山居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目前已有200余名老人參與,累積發放3000多積分,兌換服務達300多次。
本文標簽:養老金,養老服務,居家養老,養老保險,社保,
本文標題:青島西海岸新區探索自助式養老模式,互助積分換服務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7113.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