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盯上的養老錢
時間:2022-10-01 14:02 來源: 作者:小杰 人瀏覽
非法集資作為金融領域典型的無照駕駛行為,多年來糾而復生、屢禁不止。近年來,非法集資新業態、新形態不斷冒頭,涉農涉老等領域的存量風險加速釋放。人民網記者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發現,近一年來,反映涉嫌養老詐騙或非法集資的留言有千余條,涉及虛構養老實體、夸大養老能力等內容;在養老領域,一些機構和企業打著養老服務健康養老以房養老等名義,以高利息、高回報為誘餌實施非法集資活動,吸收老年人資金,給老年人造成財產損失和精神傷害。
多位專家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養老服務供需之間尚存在矛盾、老年人風險識別和防范意識薄弱等問題,是此類亂象屢禁不止的原因。專家建議,要加大在養老領域對非法集資的打擊力度,只有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多元化、普惠型養老服務供給,才能滿足老年人對養老服務的需求。
以養老為名行非法集資之實
近一年來,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有不少反映涉嫌養老詐騙或非法集資的留言。記者梳理發現,這些案件往往打著政府支持養老產業發展的幌子,通過精心策劃,利用老年人缺乏金融知識,對冗長的合同及相關法律條文不熟悉等特點,以繳納會員費等形式承諾高額返利,行非法集資之實。
此前,在銀保監會發布的風險提示中,建議消費者尤其是老年人群,在購買投資理財產品前,多咨詢正規金融機構的專業人員,多與家人商量,不要被保本高息保證收益等話語迷惑;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慎重對待合同簽署環節,不在空白合同上簽字,不隨意提供身份證、銀行卡號、密碼、驗證碼等重要信息,以防被冒用、濫用或非法使用。養老服務供需矛盾待解
圍繞非法集資涉老化的話題,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對人民網表示,目前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為18.7%,養老服務供需之間的缺口較大,給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導致了養老騙局的出現。
在趙錫軍看來,近年來相關部門加大了打擊力度,金融監管部門把非法集資行為作為重大金融風險來處置,原有的買房養老等較為明顯的養老騙局被識破。但不法分子也在改變方式,出現了預付養老等隱蔽性更強的新騙局。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我國金融市場發展還不夠成熟,投資者教育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普通民眾特別是老年人的金融素養存在一定欠缺,對非法集資等活動的識別和防范能力較弱,容易掉入各種騙局。此外,部分老年人子女工作、生活較忙,日常疏于與父母溝通交流。一些不法分子以組織旅游、體檢等活動為幌子,部分滿足了老年人社交、情感等需求,具有較大的欺騙性。這也是養老領域非法集資行為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董希淼說。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孟博說:《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明確了非法集資的定義,確定了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的相關原則,加大了對非法集資的懲處力度,對防范和處置養老領域的非法集資,保護社會公眾合法權益,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維護經濟秩序和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多方合力守護老年人的錢袋子
針對各類養老騙局,要多措并舉,協同發力,進行綜合整治。金融管理部門要落實好《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化解存量、遏制增量,加大對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行為的打擊和處置力度。董希淼說。對個人而言,要擦亮眼睛,增強意識,謹防落入各類養老騙局。
有養老需求的當事人,購買養老服務的時候,一定要理智,要提高警惕,弄清楚供應商的資質、信用狀況、服務能力等,不能只聽宣傳。趙錫軍表示,公眾要多積累這方面的知識,相關部門也要加強引導,提高他們的辨別能力和判斷能力。
趙錫軍認為,目前我國在養老服務供應商資質管理方面,還沒有明確、統一要求。在我國,養老服務供應商由民政部門管理,但涉及融資業務的時候,金融管理部門如何介入?這一塊目前有待完善。他認為,無論是買房養老,還是預付款養老,都具有金融屬性,需要金融監管部門一起參與管理,確保金融服務的有效監督和管理。
還要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大力發展養老事業和產業,加快多元化、普惠型養老服務供給,滿足中老年人對養老服務的需求。董希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