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養老托起幸福夕陽紅
時間:2022-10-01 14:04 來源: 作者:小通 人瀏覽
爺爺奶奶,我們又來看您了,身體還好吧?10月12日上午,鷹潭市第五中學學生代表來到信江新區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開展重陽節慰問活動,給老人們帶來了葫蘆絲表演、紅歌聯唱等節目。看著孩子們的精彩表演,老人們的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近年來,鷹潭市信江新區大力辦好民生實事,目前已初步構建起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打造了15分鐘養老服務圈,近2000名老人在家門口頤養天年。
小區里的養老院
我在這里,每天都有社工關心我,陪我聊天,而且‘養老院’里還給我們組織了很多活動。89歲的胡泉生老人滿臉笑容地介紹著他的晚年生活。他口中的養老院其實就是信江新區社區養老服務中心。
信江新區社區養老服務中心位于信江大市場中心地段。這里是信江新區最早的拆遷安置小區之一,留守老人居多,且周邊還有多個其他安置小區,入住人口多,養老需求大。
2018年,信江新區因勢利導,引入專業養老服務機構杭州匯泉健康集團,采取公建民營的方式,投入450萬元,利用閑置店面建成了占地面積約5700平方米的信江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記者在中心看到,醫務室、中醫理療室、藥房、康復訓練大廳、活動大廳、餐廳、涼亭、漫步道等公共設施一應俱全。
像胡泉生這樣的老人不在少數,他們身體尚可,也不想離開熟悉的社區和人際圈。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投入運營,既讓他們實現了在家門口養老,又能為忙于工作的子女解除后顧之憂。與胡泉生選擇自愿入住不同的是,饒輝生老人則是從農村敬老院請進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饒輝生老人原來所住的敬老院條件較為簡陋,為此,信江新區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將夏埠鄉、江北辦事處的24名集中供養對象全部搬入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徹底解決了全區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綜合養護和醫療保障難題。
針對不同老年人的興趣愛好和需求,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還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我年紀大了,沒兒沒女。但是在這里,有人和我一起唱歌、打牌、做手工,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多享幾年福。饒輝生開心地說。
2021年,信江新區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被國家衛健委、國家老齡辦聯合授予全國敬老文明號榮譽稱號,并順利通過省民政廳三級養老機構評定。目前,信江新區正在將社區養老服務中心二期建設列為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民生項目,項目建成后,中心將由現在76張床位增至158張床位。
村里的互助養老幸福食堂
因養老服務模式改變晚年生活的,不只是城市社區的老人。10月12日,信江新區江北辦事處港口村互助養老幸福食堂里,吳田才老人正在吃飯。記者看到,他的餐盤中盛著米粉蒸肉、西紅柿炒蛋、小白菜。歲數大了,買菜做飯成了麻煩事,現在吃飯不用發愁,互助養老幸福食堂讓我找回了家的味道。吳田才告訴記者,互助養老幸福食堂每天食譜不重樣,一日三餐只要10元錢。和吳田才一起就餐的還有村里27名老人。據港口村村干部介紹,村里空巢獨居高齡老人不在少數。對于這些老人來說,做飯麻煩又吃不了多少,不做飯又沒有地方吃。而隨著互助養老幸福食堂的出現,這些難題都迎刃而解。
信江新區瞄準農村空巢留守老人養老服務滯后等突出問題,充分發動黨員干部、鄉賢積極捐款捐物,投入資金200多萬元,對閑置的校園校舍、辦公場所、祠堂等進行提升改造,用作互助養老幸福食堂,做到行政村實現互助養老幸福食堂全覆蓋。并按照方便就近、互惠互利的原則,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養老服務機構建立簽約服務關系,形成了醫養融合型養老新模式。為推進互助養老幸福食堂的長效運轉,信江新區打破政府包攬一切的傳統模式,采取四個一點(即社會捐助一點、村里募集一點、財政支持一點、自己貼補一點)的運營思路,讓老人們吃上熱乎飯。記者還了解到,互助養老幸福食堂的就餐、運營、食品安全監管等規章制度由老黨員、鄉賢聯合草擬,村民集體議定執行,切實保障食堂規范化運行。
高品質的社會養老機構
走進鷹潭市近郊的鷹潭市日月星頤養中心,可以看到墻上張貼著孝老愛親的宣傳畫和老年人吃飯、下棋、看書、作畫的照片。在這里,志愿者開展家政服務、走訪慰問、文藝會演、義診等關愛幫扶活動,已經成為常態。
鷹潭市日月星頤養中心是該市首家護理專業、功能完善的社會福利機構,也是當地老年人健身養老的理想之所。該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中心設有床位120多張,現有老人87人。中心功能齊全,設有全失能室、醫務室等,每層都配備護理人員全天24小時為老人服務,將醫療護理與生活護理相結合,實現養老帶醫護,生活養病兩不誤的新型養老業態。
在老年人群最為密集、養老需求最集中的一些小區,如何提供硬件品質高、醫養結合好、護理服務好的居家養老服務供給,是信江新區黨工委、管委會一直思索的問題。近年來,信江新區持續做強社會養老機構,并以此來豐富養老服務供給。目前,該區引入一家公司,在濱江社區建設了一個集智能健康、智能防護、智能社交、智能生活等功能為一體的智慧養老中心,為周邊社區的居家老人提供飲食起居、文化娛樂、體育鍛煉、康復保健、心理咨詢、醫療救護等專業化服務,打造鷹潭首個線上+線下融合的新型社區養老助老服務品牌。
記者手記:受傳統觀念影響,大多數老人都希望選擇居家養老,而15分鐘養老服務圈,讓老人不用離開熟悉的居住地、人際圈,同時又化解了居家養老的不足和不便,也大大減輕了子女的陪護壓力。這種家門口的養老方式,不僅讓老人離熟悉的環境更近一步,更讓老人離幸福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