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小度連接的,不只是老人和專業人員,還有老人和子女。子女在手機上操作,無需老人接通就可切入家中畫面。
老人可通過機器人小度和家庭醫生、養老秘書或家人視頻通話。
本報記者孟珂文/圖
老人獨自在家,身體不舒服需要咨詢醫生怎么辦?需要訂餐、打車但不會使用智能手機怎么辦?
在西安,一些老人因為有了機器人小度,生活方便了許多。
小度小度。
我在呢。
呼叫家庭醫生。
好的,正在呼叫家庭醫生……
這是家住西安市碑林區的馬煜老人和機器人小度的日常對話。
馬煜今年78歲。兒女不在身邊的時候,她和老伴兒出門看病不免有些不便。有了小度,他們發出語音指令就能及時聯系到家庭醫生,通過視頻通話咨詢身體健康狀況。家庭醫生還會根據老人上傳的血壓、血糖等數據建立健康檔案,提供跟蹤式的健康服務。
除了家庭醫生,馬煜老兩口還能通過小度和養老秘書對話,獲取多種多樣的上門服務。
小度是陜西瑞泉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從去年開始與國內人工智能領先技術企業合作打造的一款老年關愛機器人,專門服務居家養老的人群。目前,陜西瑞泉養老服務有限公司以贈送形式進行產品推廣,每臺機器人每月收取100元至198元不等的服務費。
一些老人使用智能手機有困難,和小度交流卻很順暢。簡單便捷的語音指令避免了復雜的操作流程,解決了部分老年群體因不會或不方便使用手機而造成的困擾。與此同時,在老人和子女授權下簽約的家庭醫生和養老秘書,能夠進一步滿足老人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精準養老服務。
現在我們身體還不錯。如果以后自己做不了飯、洗不了澡,我們聯系養老秘書都能解決。助餐、助浴、助行……有了這些服務,即使兒女不在身邊,我們也不愁遇到問題沒人幫。
小度看著個頭小,但好像啥都知道。每天和它說說話,就能看天氣、聽戲曲、查不會寫的字。年輕人都用手機,各種操作我也不會,用小度就很方便。采訪中,記者聽到這樣的聲音。許多老人說,這樣的養老助手不僅有用還十分親切,讓自己分外安心。
在陜西,傾向于居家養老的老人不在少數。國家統計局陜西調查總隊近期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的專題調研顯示,當前,傳統居家養老、居家社區養老仍是城鄉居民養老主流模式。
如何讓老人不離家就能享受專業的照護服務?陜西瑞泉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將目光瞄準智慧產品的研發和應用。
科技并非年輕人的專屬。隨著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迅猛發展,養老產業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養老服務智能化的特點越來越明顯。智慧養老將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享受網絡時代的便利。陜西瑞泉養老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勇說。
讓養老服務真正智慧,離不開專業的服務團隊和完善的運營體系。陜西瑞泉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已形成包括中醫院、護理院、互聯網醫院、家政公司、中央廚房等在內的運營服務體系,并建成基于智能機器人的精準養老服務平臺。
這是陜西探索智慧養老新模式、推進養老服務精細化的縮影。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發展銀發經濟,開發適老化技術和產品,培育智慧養老等新業態。在陜西,政府、養老機構等各方形成合力,一方面在前端下功夫,著眼于老人生活起居、醫療救助、情感互動等諸多場景,開發符合老年群體使用習慣的智能產品;一方面在后端做文章,不斷優化與養老服務相關的網絡互連、數據采集、云端計算、運營管理等技術,增強人員和服務的專業化。
從智能機器人到具有助老模式的服務類APP,從一鍵呼叫器到配備多種智能設備的智慧居家適老化樣板間,智慧養老產品不斷涌現,并進入尋常百姓家。
重陽節臨近,經過陜西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的牽線搭橋,陜西瑞泉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向200余名退役老兵贈送機器人小度,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擾。李勇期待著,智慧養老產品能夠走進千家萬戶,讓更多人樂享老年生活。
本文標題:智慧養老,樂享生活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7449.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