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細化養老機構照料老人操作規范,坐輪椅都有新要求
時間:2022-10-01 14:06 來源: 作者:小杰 人瀏覽
養老機構照顧老人,先摸底老人身體精神狀況,取得同意后再提供助老服務,邊操作邊調整進度,遇意外隨時暫停或終止服務。自2015年開始實施的北京市地方標準《養老機構老年人生活照料操作規范》將迎來首次修訂。記者注意到,正在征求意見的修訂版規范,新增了老人漱口先摘假牙、泡腳限時10分鐘、坐輪椅每隔30分鐘換一次體位等一系列貼心的人性化新舉措。修訂后的規范將在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網站上公開征求意見至10月14日。
記者注意到,此次征求意見的新版規范中,專門提出了養老機構老年人生活照料操作時需要遵守的安全要求。
想照顧老人,也得先取得老人同意才行。正在征求意見的規范提出,操作前,養老護理員應了解老年人目前身體、心理及精神情況及此項操作的重點風險;向老年人示意告知操作目的,并取得同意。操作過程中,應加強觀察,隨時溝通,保護隱私,及時調整操作進度,必要時暫停或終止,及時通知醫生、護士或者上級管理人員。操作結束后,還應進行用物處理操作,洗手,記錄。
在照料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時,養老護理員離開床旁前,應告知老年人安靜等待并拉起床檔,為防止老年人肢體卡入床檔空隙,可根據床檔使用情況加裝整體防護套。
與現行的規范相比,征求意見的新規范中,特別增加了一些更加細致貼心、人性化的服務標準。
光是給老人洗手,就有不少講究。盛裝溫水時,養老護理員要先使用水溫計測量水溫,也可伸手入水感受溫度,水溫應溫熱,但不應燙手,水溫應控制在38℃~40℃左右。洗手過程中,給老人涂抹的潔手用品要性質溫和,操作過程中還要注意避開手部皮疹及破損創面。洗手完畢,養老護理員要將打濕的周邊環境用清潔毛巾或地巾擦干,如果老人的被服打濕,還要給予更換。
給老人漱口,也不簡單。漱口前,養老護理員應先評估老年人的意識情況,神志不清、昏迷的老年人不應漱口。同時,與現行規范不同的是,在檢查老年人口腔的過程中,如果發現老人戴著義齒,應先取出義齒,然后再漱口,漱口后,還應幫老人清潔義齒并戴上。
梳頭,動作應輕柔,不可以強拉硬拽,頭發纏繞成團可準備水進行濕潤再小心梳理。
連泡腳都有時間限制,洗腳要一只一只分開洗。按照征求意見的新規范,將老年人的雙腳放于洗腳盆時,動作要輕柔,詢問老年人有無不適,泡腳約10分鐘。洗腳的過程中,從腳盆中抬起一只腳,在腳底、腳面涂擦香皂或皂液,揉搓腳底、腳面、趾縫及腳踝,同樣方法洗凈另一只腳。擦干的時候,要特別注意趾縫間擦干,并再次檢查腳部皮膚情況。
輪椅、手杖這類老年人常用的照料輔具,今后也將按規使用。
以行動不便老人出行常常乘坐的輪椅為例,老人乘坐輪椅時,應系安全帶,松緊度以插入一掌為宜。行進中,護理員應雙手握椅背把手,平穩勻速推行,叮囑老年人在推行過程中應扶好輪椅扶手;下坡時,采取倒車后退下坡的方式。老年人坐輪椅每隔30分鐘應協助變換體位;天氣寒冷時宜為老年人加蓋保暖用品。進電梯時,待電梯門全部打開,護理員在前將輪椅拖入電梯并及時拉緊車閘,然后再按下目的樓層按鈕。
本文標簽:養老金,養老服務,居家養老,養老保險,社保,
本文標題:北京將細化養老機構照料老人操作規范,坐輪椅都有新要求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7587.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