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縣石馬鎮積極探索農村養老新模式
時間:2022-10-01 14:07 來源: 作者:小杰 人瀏覽
近日,永豐縣石馬鎮緊密結合農村養老問題,豐富養老服務內容,加快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在全鎮23村(居)先后成立9個豐養之家,為152位70周歲以上留守、獨居老人及困難老人提供膳食、休閑娛樂等服務,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為老人測量血壓(張吉秀攝)石馬鎮黨委政府在面對新形勢下農村留守老人、獨居老人養老問題時,進村入戶調研,以問題為導向,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建立新型城鄉養老服務模式--豐養之家,為農村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年人以及留守、獨居等老年人創造相互關照、相互幫助、消除孤獨、快樂生活的環境,讓農村老年人老有所依、屋空心不空,讓在外子女省心安心、人走心不走。
一是搭建一個服務平臺。充分利用閑置的老村部、祠堂等資源,因地制宜建設豐養之家互助養老服務設施,并配備廚房、用餐室、衛生間、電視房、休息室等功能場所,添置老人休息床(椅)、棋牌桌、炊具及用餐設備等基本生活設施,確保老人感受政府的溫暖,解決農村留守、獨居及困難老人的養老問題。
二是探索一個運行模式。豐養之家采取配建廚房自主弄餐運營,這樣既減少用餐開支,同時食堂有專門的健康管理師定制食譜,每份餐可以自選一葷兩素,菜品大多低油、少糖,能滿足老年人的口味和膳食需求,讓老人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質量的就餐服務。
三是形成一個籌資渠道。資金籌集采取向上爭取一點、政府列支一點、個人出資一點、社會捐贈一點的辦法進行落實,確保各項經費及時保障到位。
四是組建一支服務隊伍。由村黨支部書記兼任豐養之家負責人,從老人中推選一名政治素質高、管理能力強、熱心人員為豐養之家的管理人員,協助抓好日常管理工作。同時,發動志愿者們經常性地開展敬老、愛老、助老活動。
五是完善一套管理制度。原則上以70周歲以上、生活能夠自理且自愿入家的農村留守、獨居老人為主;經費、物資賬目定期公示,當月伙食及時核算,接受老人和社會有關方面監督;老人之間相互服務,年輕照顧年長的,身體好的照顧身體弱的,形成互幫互助、互諒互讓、相互依存、和諧共處的老人互助集體,規范豐養之家的內部管理,建立和完善一套日常活動的管理制度。
為老人提供膳食(張吉秀攝)
六是建立一個監管機制。村委員會是豐養之家建設、運行的責任主體,對財務、安全及服務質量進行監管;同時,成立豐養之家理事會,由3-5人組成,設理事長1名,理事若干名,理事成員經入家老人大會民主推選產生,主要職責是討論、研究、通過各項管理制度,監督豐養之家財務、伙食標準、食品采購等各項開支并定期公開。
下一步,石馬鎮將進一步牢固樹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理念,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確保農村豐養之家能長期正常運轉,打通養老服務最后一公里,讓老年人都能夠老有所養、老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