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養老,從家開始
時間:2022-10-01 14:07 來源: 作者:小佳 192人瀏覽
老年人的幸福,事關整個社會的幸福。數據顯示,青島市老齡化率高于全國1.6%。未來5到10年,第一代獨生子女的父母將進入中高齡,我國將迎來新一波養老照護的浪潮,養老服務也將接受更大的挑戰和考驗。如何讓老年人過更有品質的生活?8月25日,圍繞創新健康養老服務模式,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青島市政協召開雙月協商座談會,邀請政協委員、專家學者積極建言獻策。
在前期深入基層調研過程中,大家發現,相比養老機構而言,居家養老更容易被老年人接受。幸福養老,從家開始,沒有圍墻的養老院該如何打造,才能滿足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
民建青島市委會建議以民政為牽頭單位,制定鼓勵養老企業參與居家養老服務市場化經營的激勵機制,吸引更多優質的養老企業入駐社區。同時,加強科學引導和行業監管,推進養老服務領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通過加強社會監督和公開公示,推動第三方養老機構真正做到提供優質化服務,保障多元化供給,滿足多層次需求。
對于空巢老人,子女長期在外忙碌,家人擔心,老人憂心。智慧健康養老系統不僅能最大化地讓老年人進行便利的獨立生活,還可以讓子女及時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狀態。致公黨青島市委會建議,研發可穿戴設備等終端產品,借助智慧養老系統推進居家養老,打造家庭、老年人與社區服務中心聯動的App平臺,及時掌握老年人的需求。
在農村地區,由于歷史欠賬和諸多現實困難,村民的養老模式仍然以家庭養老和土地保障形式的自我養老為主。如何全面激發農村養老內生動力,也是委員們關注的熱點話題。
農村老人沒錢養老、沒人照顧,很多農村老人甚至連‘什么是養老服務’都不知道。民革青島市委會代表鄧慶堯發言時蹙緊了眉頭建議道,應與鄉村振興相結合,適度推進資金、政策向農村地區傾斜,加強頂層設計,補短板,推進城鄉基本養老服務均等化,切實讓農村老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養老政策的紅利。
可以探索建立志愿助老時間儲蓄機制,推動專業服務和志愿服務融合發展。青島市政協常委宋立清建議,將集體所有的部分資產、土地、山林作為養老基地,收益供老年人養老;創新慈善+農村養老模式,對農村現有老年人進行摸底統計,以低齡老年人為主體組建志愿服務隊,在專業化養老機構的指導下,參與到高齡、失能留守老人的幫扶中來,提供本土化有鄉情有溫度的農村養老服務。
硬性條件滿足了,可擺在大家面前的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和人文關懷同樣不可忽視。青島市政協委員張寧建議,通過組織特色主題活動,搭建起老年人學習和提升的平臺,促進共同學習與交流,讓老年人過上身心舒適、幸福快樂的生活。
與此同時,委員們一致認為,應提高養老服務人員待遇,推動養老服務人才數量增長;通過加強專業培訓,提升養老服務隊伍專業化水平;通過加大宣傳力度,增強養老服務人員職業吸引力和認同感,增強養老服務工作者的職業自豪感和榮譽感。
青島市政協主席楊軍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以問題為導向,補齊健康養老領域法規政策、體制機制、服務模式、服務質量、區域均衡、隊伍能力等方面的短板弱項;通過各相關部門的密切配合、主動擔當,將政府和社會各方面力量和資源聚成一盤棋,擰成一股繩,同頻共振,同唱一臺戲,推動各項健康養老扶持政策落實到最后一公里,推動青島全市健康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
委員們提的建議點到了痛處和穴位,為我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青島市政府副秘書長于冬泉表示,政府各有關部門將認真分解、研究,將每一條真知灼見落到實處,讓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安心、靜心和舒心。
本文標簽:養老金,養老服務,居家養老,養老保險,社保,
本文標題:幸福養老,從家開始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7761.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