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式養老產業在武漢周邊多點開花
時間:2022-10-01 14:10 來源: 作者:小杰 人瀏覽
11日中午,來自武漢的李大爺一家人抵達恩施建始火車站,隨后乘坐大巴車直奔五六十公里外的花坪鎮,當地民宿老板朱以仕提前收拾好兩間客房迎接他們。
官方數據表明,今年入夏以來,已有約2萬武漢人慕名來到這個位于鄂西南的旅游名鎮。日前,記者來到花坪鎮,探訪武漢老人和孩子的暑期生活,也通過神農架等多地避暑客打聽今年的情況。
小鎮到處是武漢口音、鄂A車牌
走在花坪鎮街頭,民宿鱗次櫛比,記者隨處可見鄂A車牌,耳畔傳來的都是武漢話。
經過嚴格的身份登記和通行碼驗證,上周,武昌的周阿姨和老伴入住沈家小院,一日三餐之余,主要靠唱卡拉OK打發時間。真的涼快,早晚還要穿外套,而且沒有蚊子。周阿姨說,前年夏天他們在利川,去年在神農架,今年來花坪鎮試試。
家住百步亭的李大爺則是花坪鎮的常客。剛放暑假,他家兩個孫子就吵著要來避暑,還帶動了鄰居一家老小。李大爺提到,小西湖國際度假中心是武漢人扎堆的地方,早晚音樂不斷。記者了解到,有30余位大媽自發組成了一支廣場舞隊伍,她們來自武漢各個城區,最長的要在花坪鎮住2個月。
花坪鎮人民政府副鎮長李贈輝介紹,截至7月11日,小鎮已接待2萬余名游客,其中大部分是從武漢來避暑的長住客人,本月下旬有望達到飽和狀態。
李贈輝記得,2019年暑期,花坪鎮1200家民宿滿負荷接待了3萬余人,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峰。游客除了避暑,還能到關口葡萄長廊和玫瑰花基地采摘,到戶外攀巖基地、野三峽風景區和黃鶴橋峰林游玩。2019年,建始縣整縣脫貧。目前,花坪鎮有近2萬人吃上了民宿旅游飯,鎮人均年收入近8000元。還有省外開發商看中這里的山水,投資開發康養地產,瞄準的也是武漢及周邊城市龐大的老年人群體。
康養小區吸引武漢老年人結伴購房
有些避暑客喜歡打游擊,也有不少老年人在武漢周邊地市購置房產,按照固定的線路在兩個家之間往返。
從國企退休的李伯伯就是購房養老的代表。3年前,他和妹妹結伴在利川蘇馬蕩買房,住在樓上樓下當鄰居。因為小區開發得早,周邊生活配套完善,還有專門的食堂,李伯伯完全不操心飲食起居。
有一次魚刺卡喉,他大晚上開車到利川縣城就醫,往返加取魚刺一共只用了3小時。李伯伯說,一到6月,小區就漸漸熱鬧起來,有的業主自己來不了,索性把房子租給熟人朋友避暑,由此帶動更多人來此添置房產。前年夏天,蘇馬蕩至少住了五六萬武漢人。
家住后湖的陳阿姨則是看到地產廣告后動了心。去年,她在黃岡英山縣購置房產,大別山麓海拔逾千米,夏季平均氣溫在23℃左右,距離武漢3小時車程,正好合適。
上月,陳阿姨和老伴帶著外孫去英山避暑。到了周末,女兒、女婿就開車過去團聚。陳阿姨介紹,目前該小區約住了上千戶,水電網齊全,當地水質很好,附近還有一個滑雪場。
美中不足的是,該小區周邊的商業配套和醫療資源比較匱乏,平時買東西要么去幾十公里外的草盤鎮,要么靠業主團購商家送貨。最近的醫院在草盤鎮,若得了急病還可以租用直升機飛回武漢,但是費用昂貴。
武漢避暑客送文體活動進山區受歡迎
本周,在恩施建始高坪鎮新落成一家文旅康養互助社,那是武漢李女士和幾個朋友投資開辦的,與她在武漢主持的國學書院遙相呼應。
前不久,李女士面向武漢小區居民募集舊圖書,準備在高坪鎮增添一家書屋,既惠澤山區孩子,也方便從武漢去當地避暑的孩子閱讀。
快來快來,又涼爽又熱鬧,再不來就沒有地方住了。上月,武昌的謝建國老人再赴神農架木魚鎮,開始他的夏季候鳥生活。2010年,剛剛退休的謝大爺開始寄情于山水,冬天去廣西北海,夏天到神農架,還撿起了年輕時的文藝愛好。得益于氣候和水土的滋養,外加心情愉悅,他的身體一直倍兒棒。
謝大爺告訴記者,剛到神農架時,他只是自彈自唱,漸漸地,從武漢來當地避暑的老人多起來,不少人都帶著孩子。而山里沒什么娛樂項目,他就帶領孩子們一起唱唱跳跳、拉拉二胡,自發形成了大山里的四點半課堂,還吸引了當地孩子參加。
武昌區退休干部呂建榮也長年在神農架避暑。她所在的夢之舞藝術團和武漢軍友工友藝術團連續十年在木魚鎮香溪廣場排演文藝晚會,深受當地群眾的歡迎。不少當地人說,武漢游客不僅給他們帶來了經濟收入,還熱心公益,豐富了他們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