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養老,樂享人間晚晴
時間:2022-10-01 14:12 來源: 作者:小杰 人瀏覽
在福源老年公寓康莊院區,老人們正在讀書看報。5月17日,張福榮老人端坐在床上,一邊聽收音機一邊喝著兒媳婦端上來的小米粥:這小米粥賽人參湯,我就喜歡這一口兒。張福榮老人今年93歲,家住安次區連莊子村,和兒子兒媳婦住在一起,兒孫滿堂。
養老,是事關個人幸福、家庭和諧、社會穩定的大事。
近年來,廊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養老服務工作,連續多年把養老服務工作寫入市委全會報告和《政府工作報告》。2020年,我市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和《廊坊市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從深化放管服改革、強化養老服務金融支持、擴大養老服務就業創業、提升養老服務消費能力、創新養老服務發展模式和優化養老服務有效供給六個方面提出具體舉措,為我市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政策保障。
居家為基礎老人老有所養
眼見著孩子們一個個都有了兒孫,張福榮也是喜在心間:都得感謝黨的政策好,大家伙兒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我們老人的心底也踏實啊!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鄉居民健康水平也持續提高,我市健康老齡化工作也穩步推進。截至2019年底,全市總人口492萬人,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數已達87.6萬人,約占全市總人口的18%。我市已進入老齡化社會。
近幾年,經過政府與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政府與社會共建、公辦與民營互補、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
社區為依托創新養老模式
5月的康莊小區,綠樹成蔭。福源老年公寓康莊院區正式營業已滿4年,公寓不斷推行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模式,為老人們提供全方位服務。
我們公寓坐落在社區里,并以此為基礎輻射周邊,為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我們把這種模式叫做社區嵌入式養老。福源老年公寓康莊院區院長戴姍娜說,周到的服務是做好老年養老的基礎。
近年來,我市按照政府引導、政策扶持、市場運作、產業化經營的發展思路,采取公建民營的方式,穩步推動社區養老服務站點建設,廣陽區金星道社區養老醫療服務中心就是社區養老站點的一個典型代表。
金星道社區養老醫療服務中心位于管道局第七生活小區內,采取民辦公助形式,由新開路街道辦和共建單位管道局聯合,引進萬平醫院,簽訂三方協議,以三方共建的模式,成立了金星道社區養老醫療服務中心,打造了我市首家高端醫養結合社區。
15分鐘生活圈互聯網+養老服務成時尚
現在,一部手機就能實現網上購物、網上掛號。我們小區周邊有小超市也有衛生室,一般的生活需求都能滿足。家住運通家園小區63歲的居民程喜樂,說起日子的變化喜笑顏開,我們小區是越來越好了,日子一天比一天美啊!
近年來,廣陽區不斷創新社區治理和服務方式,強力打造現代化社區升級版,在整體推進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建設的同時,率先啟動智慧社區建設,依托社區信息化管理服務平臺,集中整合社區信息數據和網絡資源,打造智慧社區平臺。
在銀河北路街道辦事處轄區,每個小區都能看到一幅特殊的地圖15分鐘生活圈導示圖。小區周邊與居民衣、食、住、行相關的重要點位一一展示。
社區服務精細化建起精神寄托新高地
為居民服務好,讓其滿意;滿足老人日常需求的同時,讓其精神情感也有所寄托,這一直是我市社區工作努力的方向。
近年來,我市按照分級分類建設的原則,積極引進社會養老服務機構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點建設,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了區級中心、街道照料中心和居家養老服務站三位一體的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在市區集中建設了18家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為推開社區居家養老工作建立了穩固支撐。
時代不同,老人們的需求也不同,除了日常生活起居之外,老人需要有價值感、被尊重等更高需求,這就意味著我們為老人服務的工作,也要與時俱進。吉興社區黨支部書記楊鴻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