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養老一床難求,智能化能否破題養老難?
時間:2022-10-01 14:14 來源: 作者:小杰 人瀏覽
截至2019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的人口比重已經達到18.1%,預計在十四五期間,我國的老年人口將超過3億人。這標志著我國正式從輕度老齡化社會進入到中度老齡化社會,如何養老成為全民關注的熱點。3月5日,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其中多處提及養老問題。中國人口趨于老齡化的同時,還面臨未富先老的挑戰,業內人士指出,未來機構與社區、居家養老協同發展會成為產業重點發力方向。
《政府工作報告》再提社區養老
養老服務是民生重點。2021年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在加強基本民生保障部分,就養老服務提出如下工作任務:促進醫養康養相結合,穩步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發展社區養老、托幼、用餐、保潔等多樣化服務,加強配套設施建設,實施更優惠政策,讓社區生活更加便利。完善傳統服務保障措施,為老年人等群體提供更周全更貼心的服務。推進智能化服務要適應老年人需求,并做到不讓智能工具給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障礙。
而在2020年5月22日,《政府工作報告》在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部分,就養老服務提出如下工作任務:發展養老、托幼服務;發展大健康產業;發展居家養老、用餐、保潔等多樣社區服務。在2019年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在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持續釋放內需潛力部分,提出: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2.5億。要大力發展養老特別是社區養老服務業,對在社區提供日間照料、康復護理、助餐助行等服務的機構給予稅費減免、資金支持、水電氣熱價格優惠等扶持,新建居住區應配套建設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加強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改革完善醫養結合政策,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讓老年人擁有幸福的晚年,后來人就有可期的未來。
《政府工作報告》連續三年提及社區養老服務,從中可以窺見未來養老產業的發展重點方向。
今年2月23日,民政部部長李紀恒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回答媒體關于十四五期間民政領域工作問題時也提到,要大力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讓所有老年人能夠享有身邊、床邊、周邊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提高服務的可及性、多樣化水平。優化機構養老,優先發展護理型床位,加強醫養康養相結合,盡可能滿足老年人最迫切的失能照護剛需。大力發展養老+新業態,推進養老事業產業協同發展,滿足不同層級的養老服務需求,加強養老服務監管,保障養老服務質量。
養老企業
布局社區居家養老
之前在網上看到有人說,打死都不要去住養老院,住進來后,才發現不是那么回事。84歲的崔阿姨退休前是一名醫生,原本根本沒考慮過會去住養老院。但年長她4歲的先生身體每況愈下,到了大小便失禁的地步,她獨自難以照料,晚輩也忙于工作無暇分身,最后不得不陪同先生一起入住了廣州海珠區的養老機構越秀海頤苑。在這家養老機構內,大多數是她的同齡人,有的甚至年近百歲。雖然記掛家人和朋友,崔阿姨在這里也找到了自己的節奏,我每天都會在大廳里練習兩小時的鋼琴,周三還會有個小型音樂會,疫情期間三餐會送到房間里,在這里交到很多朋友。而因養老院地處鬧市,家人每周都會來探訪兩次。
像崔阿姨這樣被迫住進養老機構的老人不在少數。南方日報記者從越秀海頤苑獲悉,這里首期65張床位已經住滿,長者平均入住年齡在80歲以上。家住海頤苑附近小區的鐘麗(化名),丈夫因身體狀況惡化不得不住進了養老院護理,鐘麗幾乎每天都要來探訪,陪同丈夫做操鍛煉,有時候還煲了湯帶過來。如果不是支付不起兩個人的費用,我也想住進來。鐘麗告訴記者。
來自廣東省民政廳的數據顯示,全省共有養老機構1834家(其中,農村敬老院1186家),養老床位48.27萬張(其中,農村養老床位22萬張),比十二五末分別增長了41.3%和108%。雖然相對于老人群體的數量,養老床位比例仍然不夠,但也并非所有養老床位都一床難求。華邦美好家園養老有限公司東南區域副總經理劉東告訴記者,目前養老市場的需求與供給存在錯配現象,郊區的大型養老機構入住率不高,而市區小型嵌入式養老機構往往需要排隊等候。這一方面跟老人的養老觀念有關,希望在家附近養老;另一方面也跟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供給不足有關。
家門口養老的供給難題,一方面受制于老城區可提供的物業有限,寸土寸金;另一方面也受制于鄰避效應,因此雖然需求量大,但市場供應量并不多。相比來說,郊區的大型養老機構用地便宜、床位多,容易形成規模效應。
智能化助力居家養老
探索新模式
如何解決大部分人群的養老需求?養老企業也在探索。
目前機構養老服務向家庭延伸,居家養老床位成為重點。劉東介紹,家庭養老床位既解決了老人在家中養老的安全痛點,也適應市場專業照顧的需求。
但從企業運營成本來說,一對一的居家上門養老服務,與機構養老一對多的服務模式相比,意味著更高的支付成本。劉東指出,整個養老市場雖然巨大,但投入大,回報期漫長,養老企業通常處于微利甚至虧損狀態。大致測算,養老機構從投入到收回成本,好的項目需要6-7年,有的甚至需要8-10年。養老機構的成本主要由物業租金成本、人力成本、膳食成本、前期投資分攤等組成,其中人力成本起碼占到40%。養老行業是人力密集型行業,人力成本越來越高,而收費標準不可能同步增長,就會面臨成本挑戰。
運用互聯網、信息化技術,推動居家養老的智能化改造,正成為破題的方向。劉東介紹,華邦美好家園率先探索養老+家政融合發展模式,在廣州市越秀、海珠等區打造一站式綜合養老服務供應的頤康中心,承接運營廣州平安通呼緩關懷服務,每年輸出逾60萬人次的居家上門服務,成為廣州市首批家庭養老床位康復輔助器具租賃社區護理站羊城家政基層服務站等試點單位。
來自江蘇的養老企業九如城集團也同樣在布局居家養老市場。我們在白云區的頤康中心,建立了大數據監控平臺,目前已經為附近居民安裝400套安全照護系統裝置。九如城白云中心項目主任黃麗莉告訴南方日報記者,2020年9月1日起,中心開始承接居家安全照護系統設備服務,設備包括4個傳感器,門磁可監測長者行動軌跡,紅外線可監測長者身體狀況,燃氣傳感及煙感可裝置于廚房,拉手一般裝置于洗手間等行動軌跡較多的地方,獨居長者一旦觸動報警裝置,報警系統將顯示住戶姓名及住址信息,方便長者緊急求救及平臺進行相關施救。
目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增長非常快速,可見市場需求強烈,目前雖然以政府購買為主,但市場化部分也在拓展之中,未來企業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提高服務效率以及降低成本,為更多長者提供可及性、多樣性的服務。劉東最后說。
本文標簽:養老金,養老服務,居家養老,養老保險,社保,
本文標題:家門口養老一床難求,智能化能否破題養老難?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8495.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