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養老鎮江模式提升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
時間:2022-10-01 14:18 來源: 作者:小佳 人瀏覽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幫我們解決了很多生活中的難題。尤其是代餐,以前吃了上頓愁下頓,燒飯是我的‘老大難’,現在每天都可以吃上新鮮的飯菜。這到了冬天,還能在這兒助浴,太好了。今年83歲的獨居老人董福良告訴記者。上午10點半,鎮江市潤州區迎江路中心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里,幾位老人已經提前等開飯了。
截至2019年底,鎮江市60周歲以上老年戶籍人口達73.2萬,占戶籍人口總數的27.1%,分別高于全省和全國3.8和9個百分點。而像迎江路中心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這樣的模式在鎮江已經不罕見了。截止目前,鎮江市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基本實現全覆蓋,累計建成街道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28個,實現街道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全覆蓋。在全國率先建立助餐服務信息管理系統,累計提供助餐服務逾100萬人次。
去年,鎮江市成功入選全國第四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今年9月,民政部、財政部公布第四批改革試點地區成果驗收結果,鎮江市位居全國前十,此外,丹陽和揚中先后成功入選江蘇省第一批和第二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創新示范地區,成績喜人。
溫情家訪讓困難群眾少跑路或零跑路
蔣師傅,需要您的身份證和殘疾證等相關資料提供給社區,我要對您的年齡、勞動能力、經濟收入等進行核實。日前,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鎮江市分公司負責人周小明作為第三方社會組織,幫助殘疾人蔣利清辦理低保家庭轉特困家庭的相關手續。
值得一提的是,鎮江市在全省率先創建實施的溫情家訪政府購買服務項目,通過引入第三方參與救助家訪調查,以只需跑一次、無需開證明為核心,讓困難群眾少跑路或零跑路的同時,最大限度減少民政部門對微觀事務的管理,從而減輕基層負擔。
據市民政局救助處處長陳耀輝介紹,目前鎮江市已引入165名家訪員參與救助調查,有效破解社會救助申請證明材料多、經辦周期長、群眾獲得感不強等突出問題。
此外,鎮江市民政局還聯合大數據局,在智慧鎮江APP上加載社會救助申請功能。目前,開發工作已接近尾聲,將于12月份上線試運行,多樣化的申請方式為困難群眾申請救助提供了極大地便利。
醫養結合,讓老年群體老有所依
在信緣康護理院,91歲的金繼前老人結合自己的親身體會創作了贊揚該院的三字經:治有方、服務全、景觀房、設施新、環境美、心神怡……。每天生活都很豐富,各類興趣班排得滿滿的,更重要的是這里有專業的醫療隊伍,一些小毛小病都不用擔心。軟硬件齊全,很好。
正如金繼前老人所說的,這里雖是護理院,但是硬件方面一點不遜于醫院:內科、老年科、中醫科、康復醫學科、X光室、B超室、檢驗科、藥房等一應俱全。
我們是一家典型的‘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主要為老人們提供的生活照料、康復理療、醫療護理等13項服務。目前院內有373位老人,最大年齡107歲,最小年齡66歲,平均年齡84.9歲。信緣康護理院院長顧建元介紹,院內配有醫護人員,并有三甲等醫院主任、專家參與查房診治,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可以及時得到醫治。老人們發生重大疾病時,我們和醫院建立‘綠色通道’,可以直接入院搶救治療。
近年來,鎮江市民政局聯合相關部門針對老年人需求,逐步摸索出一套醫養結合的服務模式,完善醫養結合政策措施。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養老機構床位數達近2萬張,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41張,其中,社會力量舉辦或運營的床位占比達75%,護理型床位占比超過60%。
目前,鎮江市共有7家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老年護理院,對納入醫保協議范圍的護理院,市區日均床位醫保指標為每床每日70元、揚中為75元、丹陽為80元。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保基本、兜底線、補短板、擴供給、優服務、強管理’的思路,全面實施養老服務提質工程,優化養老服務供給。推進社區嵌入式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充分整合資源,提供更高效的社區養老服務。實施農村敬老院雙改造雙提升工程,同時,推進‘互聯網+養老’發展,實施居家社區機構‘三位一體’的智慧養老綜合大數據平臺升級改造工程,實現養老服務數據信息化、補貼精準化、監管智能化以及供需對接智慧化,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貼心、優質的服務。市民政局黨委書記、局長呂朝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