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探索公建民營模式,提高養老服務質量
時間:2022-10-01 14:19 來源: 作者:小佳 人瀏覽
從臥床不起,到拄拐站立,從自主行走到打拳鍛煉,去年9月入住南安市龍人·伍心家園福利養老院的陳老伯怎么也想不到,短短幾個月的時間,93歲的他在護理員的悉心照料下能恢復得這么好。該養老院是南安市首家市級公建民營養老院。近年來,南安市積極探索養老機構公建民營運作模式,出臺惠民政策,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激發養老機構運作活力,提高養老服務質量,加快建立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讓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美好愿景成為真實圖景。
精心照料助康復樂享晚年最舒心
近日,記者來到南安市龍人·伍心家園福利養老院時,90多歲的黃老伯正在工作人員的陪伴下畫畫。整張圖涂好顏色后,老人開心地笑了。黃老伯是梅山鎮的孤寡老人,由政府‘兜底’幫扶。今年9月中旬我們到他住處接他時,屋內堆了不少垃圾,衣服也滿是污垢。養老院院長林阿紅介紹,接過來后,護理員為他洗澡并換上新衣服,現在老人每天都干干凈凈的,還迷上了畫畫。
在影音室,93歲的陳老伯正和其他老人觀看《陳三五娘》。林阿紅說,陳老伯剛住進來時只能臥床,經過恢復,今年重陽節還上臺表演手語和合唱。記者看到,養老院設立了愛心護理區、多功能康復室、醫務室等,滿足老年人日常所需,又設有棋牌室、書畫室、手工坊、影音室、舞蹈室等娛樂休閑室,開設聲樂、繪畫等興趣班,進一步滿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
去年1月正式投入運營,現有老人92人,最高年齡97歲,平均年齡77歲,其中有自理能力的25人,半護理級的32人,全護理級的35人,失智失能老人居多。林阿紅介紹,養老院設置床位250張,按照酒店式的服務水平進行管理,配有護理員、護士等32名工作人員,并與附近的柳城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共建。
公建民營激活力政策扶持解難題
像黃老伯這樣的五保戶,龍人·伍心家園福利養老院有16位。去年,南安出臺《關于進一步完善養老服務補貼的實施方案的通知》,對入住養老服務機構的老年人實行分類分檔補助。其中,特困供養人員、城鄉低保對象按自理、半自理、全護理等三個護理等級每人每月補助500元、1000元、1500元,社會老人按護理等級每人每月補助200元、400元、600元。
通過政策扶持,助力破解大部分老人,特別是困難家庭的老人、特困供養對象難以承受機構養老收費的問題,亦提高社會養老服務機構的入住率,進一步推動南安市社會養老服務機構轉型升級。南安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不僅有南安市級‘公建民營’養老院,該負責人介紹,2020年,為破解大部分鄉鎮敬老院床位閑置率高、護理水平低、老人入住率低等問題,南安市創新發展方式,把8所鄉鎮敬老院作為整體,以打包的形式面向社會企業和組織實行公開招標。截至目前,南安全市14所鄉鎮敬老院實現公建民營,社會化運營率達93.3%。公建民營后的鄉鎮敬老院將定位為鄉鎮老年服務中心,逐步融合各項養老服務,并擴大服務范圍,將現有敬老院場所對社會老人開放,屆時會有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實實在在的服務。
愛心食堂暖人心醫養融合更安心
同時,為幫助解決農村留守老人生活難題,南安市積極引導鎮村兩級開辦愛心食堂。如霞美鎮四黃村居家養老服務站為全村70周歲以上老人免費提供午餐和晚餐,并為沒來用餐的老人每月補貼100元;霞美鎮金山村為60歲以上老人供應一日三餐,并設置用膳掛簽牌,避免餐飲浪費;眉山鄉觀音村愛心食堂為村里65周歲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費午餐,每日伙食根據村醫提供的營養均衡膳食搭配進行烹飪;官橋鎮西莊村農村幸福院則規定自愿報名用餐的65歲以上老人每月只需繳納100元,就能在幸福院享用一份豐盛的午餐。
在加大對失能、半失能老人照料關懷力度方面,我們更加注重醫養融合。南安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如融醫療、康復、護理、養老于一體的濱海醫院養護中心自2018年11月起正式運營,提供專家會診、24小時醫療保障等服務,在南安首開醫養一體化新型養老模式。
本文標簽:養老金,養老服務,居家養老,養老保險,社保,
本文標題:南安:探索公建民營模式,提高養老服務質量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9030.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