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錢袋子經常是犯罪分子的目標,針對老年人的非法集資屢屢得逞。在昨天下午發布的2019年上海金融檢察白皮書中,也專門發布了相關典型案例以及檢察建議。
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被告人丁某某利用其實際控制的某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先后以本市多處地址作為營業場所從事經營活動。投資公司在未經有關部門批準的情況下,以投資養老院等項目為名,采用口口相傳等方式進行公開宣傳,承諾保本付息并許以高額利率,吸引不特定公眾至該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經審計,被告人丁某某在此期間,非法吸收公眾資金共計人民幣2878余萬元,而投資人大多是60歲以上老年人。2019年8月14日,被告人丁某某被公安機關抓獲,其到案后如實供述了上述事實。經虹口區檢察院提起公訴,被告人丁某某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
據檢察官介紹,被告人丁某某確有經營養老項目,但是其未盡職地了解投資項目的權屬糾紛、未正確評估項目風險,也沒有考慮到吸收資金還本付息的周期及養老項目的資金回收周期,同時其對公司的管理也存在嚴重缺位,導致公司資金很快入不敷出。公司倒閉后,養老項目沒有落地,投資款也一直沒有收回,造成投資人經濟損失。此案中投資人大多是60歲以上老年人。此前,被告人丁某某曾帶他們去實地查看養老院項目基地,使得投資人都相信,把錢投向養老院,既可以作為投資收取高額回報,又可以為自己養老提供一份保障,享受養老院的高端養老設備及環境。沒想到投資項目不成,養老院沒有修建,最后辛苦積攢的養老錢也打了水漂。
現代社會很多老年人愿意選擇環境服務不錯的養老院進行投資,希望理財、養老一舉兩得,因此投資養老對老年人有著很大吸引力。但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要謹慎。該案再次警示了投資養老領域存在的風險。投資養老項目對老年人具有巨大吸引力以及老年人投資款多為積攢多年的養老錢。
檢察機關建議各項措施多管齊下,守護好老年人的錢袋子首先是扶持+監管,規范社會養老機構發展。不斷增加正規優質的社會養老機構滿足養老服務需求,加強對社會養老機構的指導、監督和管理,重點檢查機構資質、運營情況等,確保合法合規,防止野蠻生長。其次是全面+便捷,完善養老服務信息平臺。積極應用互聯網+養老技術,提供更全面便捷的信息化服務,方便老年人查詢相關養老機構的真實性、合法性。最后是打擊+宣傳,織密老年人權益防護網。檢察機關應聯手公安、法院等司法機關共同加大對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犯罪的打擊力度,形成震懾聲威;同時會同民政等部門通過以案說法等方式,加強對涉老非法集資犯罪的法制宣傳,增強老年人的自我防范意識。
本文標題:針對老年人非法集資屢得逞,檢察機關建議守好老年人錢袋子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9844.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