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對養老政策關注和了解嗎?
您理想的養老方式是由親屬或子女照料的居家養老,聘請保姆等進行居家養老,還是社區養老服務,或者進入養老機構?
4月16日,陜西省政協召開今年首次月度協商座談會,圍繞構建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服務體系議題,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基層代表與省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進行協商交流。會上,一份由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完成的網上問卷頗為引人注目。
省政協人資環委主任茍潤祥介紹,為開好本次月度協商座談會,他們首次嘗試采取網絡問卷調研的形式,共設計20個題目,最終收到省、市、縣政協委員和群眾交回的問卷3319份,文字建議1411份,經分析后形成調研報告。
問卷顯示,70%的受訪者認為社區養老是理想的養老方式;對于老齡人住養老院的態度80%是歡迎的,但存在費用過高、老齡人的退休金很難維持,只有物質照料、缺乏精神慰藉,對老齡人的心理健康關注較少,服務態度差等顧慮;老齡人在社區養老時,更希望得到助餐、助醫、助潔服務;受訪者對養老服務供給的滿意程度一般,養老服務供給有待提高。
預計陜西2020年60歲以上老齡人達到690萬人,占比將超過18%,我們對老齡社會的到來缺乏充分準備。結合問卷反饋,茍潤祥說。
養老服務設施不完善是最大的制約。茍潤祥建議,政府應著力解決老舊小區無養老設施,新建小區場地不配套、不完善等問題。此外,由于居家養老是絕大多數老年人的最佳選擇,要大力推進居家+社區服務式養老。
2019年全省有城市社區2874個,建成養老服務站1044個,僅占36.33%;西安市856個社區養老服務站有330個面積不達標,占總數的38.5%;按照有關要求,全省有近50%的養老服務站設施配套不到位。省政協委員、西安市政協副主席李改草也表達了對社區養老服務設施不足的擔憂。她呼吁,各級政府加快社區養老服務站標準化建設;加快制定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布局規劃、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標準和管理規范,夯實各級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社區養老服務主體責任;同時,推動規劃落實。
全國政協委員、西安立豐企業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顏明說,社區養老普遍存在服務項目少、內容少、人數少的特點,服務站淪為麻將館、棋牌室的比比皆是。顏明表示,應將社區養老明確定位為公共產品,將養老服務納入社區行政管理機構職能。同時要加速提升社區養老設施的覆蓋率,建議按照年住宅出讓用地規模的10%至15%專項劃撥社區養老用地,對于日間照料中心和老年服務中心選址,要盡量與社區公共醫療衛生設施連接、毗鄰,實現醫養結合。
談到養老,醫與養不可分離。截至2019年9月,陜西共有養老機構250家,其中開展醫養結合服務的只有107家。究其原因,省政協常委、中陜核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張斌成認為,主要是資源供需矛盾突出,大型醫療服務供不應求,無精力,小型醫院無動力,專業機構數量少。
張斌成建議,將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納入社會事業發展總體規劃,加大對醫療機構轉型醫養結合發展的支持力度,增強社區日間照料、托老所、居家養老服務能力,支持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間開通綠色轉診通道。
智慧養老就是以信息網絡技術為主要支持,綜合運用物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新技術,改造養老的服務方式、管理辦法和商業模式,將老年人、政府、社區、醫療機構、醫護人員等緊密聯系起來。省政協常委、渭南市政協副主席張開提出建設智慧養老體系的新思路。他建議,由民政部門牽頭,整合相關服務資源,為老年人提供應急救援、上門家政、預約掛號等服務,讓老齡人享有更加安全、便捷、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
本文標題:養老服務設施不完善是最大制約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9895.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