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真相后竟替嫌疑人求情,老人為何甘心被騙?
時間:2022-10-01 11:15 來源: 作者:小杰 人瀏覽
警察同志,能不能不要處理他?年逾八旬的陳伯替犯罪嫌疑人開口求情時,民警都吃了一驚,他比我兒子還關心我,我都把他當成‘干兒子’了。
日前,錢塘區公安分局偵破了一起針對老年人非法銷售保健品的案件。經初步調查,涉案團伙非法獲利近400萬元,被害人遍布全國,其中絕大部分為80歲以上的老人。陳伯的干兒子就是團伙成員之一,而陳伯不知道的是,他在干兒子微信里的備注,竟然是仆人4這意味著,還有更多的仆人在這個干兒子噓寒問暖、連哄帶騙的手段下,花高價買下了那些來路不明的名貴滋補品。
然而,令民警感到棘手的是,像陳伯這樣的老人不止一個,有的甚至放棄報案。其實那些‘保健品’跟保健完全不沾邊,甚至還傷害身體。我們真的不忍心直接把這些情況告訴老人,只能讓家屬做工作。辦案民警說,還有些老人,根本不肯為我們提供證據,怕被家里人知道,這也大大增加了我們的偵查難度。
被害人替嫌疑人遮掩甚至求情,這背后的門道,值得深究。
為了干兒子,老人和親兒子翻了臉
我爸最近買了好多保健品,牌子我都沒見過的。去年年底,錢塘區公安分局環食藥大隊接到轄區居民的求助,老頭子承認已經花了好多錢,我想麻煩你們過來幫忙看看這些東西正不正規……
打電話求助的正是陳伯的兒子,民警隨即來到陳伯家中。面對民警,陳伯倒是爽快,把大致情況說得清清楚楚。
陳伯,現年87歲,3年前的夏天,他認識了自稱是某老年協會工作人員的劉某。當時,劉某主動打電話給陳伯,先是介紹了老年協會關愛老年人的政策,又試探性地詢問了陳伯的健康狀況。得知陳伯血壓、血糖都較高,劉某就一邊拉家常,一邊開始了推銷。
一開始我就試著買了一點‘降糖膠囊’,吃了之后,感覺確實有效。他的售后服務也特別好,每天都打電話過來,問我身體情況好不好。獨居的陳伯被劉某的熱情打動,其實我也知道,他賣的保健品價格越來越高,從50元到2000元,最后上萬元。
盡管如此,陳伯還是打心底把劉某當成了自己的干兒子,保健品自然越買越多、越買越貴,直到親兒子發現了他的異常。我去看我爸,發現他房間里多了一些‘保健品’。他說吃了有效,我也就沒在意。后來他跟進貨一樣,東西都堆起來了,而那些牌子,我聽都沒聽說過。陳伯的兒子勸也勸過,可父子倆壓根談不攏,鬧得很不愉快,老頭子還說,他們一直用微信聯系,對方不像是騙子。我不想和他吵架,只好報警了。
進價僅5元的保健品中竟含偉哥成分
了解情況后,錢塘區公安分局聯合區市場監管局,從陳伯家中取走了保健品樣品。經檢測,這些保健品中,含有西地那非、二甲雙胍、格列本脲等非法添加劑成分。嘴上說著關心老人,可這些人的心比誰都狠。辦案民警說,為了讓老人感受到療效,這些保健品添加有害成分,以達到讓老人深信不疑的目的,這是他們最可惡的地方。
西地那非,說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但如果提起偉哥這個俗稱,相信絕大部分人都知道。長期服用西地那非,會對老人心血管等系統產生不良影響。二甲雙胍和格列本脲雖有治療糖尿病的效用,但副作用也很明顯,尤其是格列本脲,長期大量服用可能會導致低血糖和腎病,甚至死亡。
民警調查發現,這些保健品進貨價格僅5元,而被犯罪嫌疑人一包裝,最高可以賣到2000元。舉個例子,他們賣的其中一款東西叫‘海馬益腎王’,包裝上寫著含有鹿茸、鹿鞭、人參靈芝提取物,看著很高檔,但嫌疑人交代,他們進貨成本5元都不到,怎么可能含有這些名貴藥材?辦案民警說,除此之外,所有印在包裝上的生產廠家,在網上均查不到。
得知自己踩的是這樣的巨坑,很多到派出所提供證據的老人都陷入了沉思自己當時怎么就信了嫌疑人的邪?
民警手里有一張嫌疑人記錄的電子表單,表單顯示,該團伙會根據老人購買物品價值的高低,相應回饋一些小禮品,讓老人高興高興。比如,買幾百元保健品可獲贈一本臺歷;花幾千元的可獲贈一套馬甲;像陳伯這樣仆人級別的大客戶,可獲贈駝絨褲、老酒等價值更高的禮品。其實,在5元變2000元的暴利面前,這些禮品根本算不了什么,可偏偏就是這些小恩小惠,讓老人們對嫌疑人越發深信不疑,覺得對方是真的關心自己,把自己當親人,從而越陷越深。
從健康管理行業落草到保健品行業
那么,這些專坑老人的干兒子到底是什么人?經過一系列調查,民警鎖定了犯罪嫌疑人余某某。不過,余某某的反偵查能力頗強,為調查他,民警費了一番周折。
2018年,余某某與朋友吾某成立了一家貿易公司,主要向老年人推銷保健品。他們從上家那里進貨,一共8種,包括美國黑金鹿鞭王降糖膠囊等。該公司定期挪窩,通常在高檔寫字樓租用辦公室,保健品并不放在辦公場所,而是放在距辦公場所幾公里外的宿舍隔間內。平時,余某某負責收發貨物,吾某負責倉庫管理和產品包裝,另有兩名客服負責電話銷售。
余某某出生于1986年,此前在某健康管理公司工作。工作久了,他摸到了一條門道:老年人渴望長壽、渴望關愛、渴望交流。恰是這條門道,成了他日后售賣保健品的核心思路。從原公司離職前,他私自拷貝了公司客戶名單,并花錢從網上非法獲取了大量老人的個人信息。之后,余某某團伙便虛構老年協會退伍軍人保障協會等名義,逐個向老人進行電話推銷。余某某從不在辦公場所或倉庫所在地發貨,而是專門跑到附近小區,以他人名義發貨。同時,余某某幾乎每次都會選擇以到付的方式收款,使警方追查更為困難。
據了解,錢塘區警方對余某某等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后,從該團伙宿舍內搜出8類有毒有害食品共1100余盒。為使證據鏈完整,今年6月,錢塘區警方趕赴河南,將余某某上家王某抓獲。據查,王某并非生產廠家,也是個二道販子,可見這伙人售賣的保健品成本之低。
目前,案件相關嫌疑人因涉嫌妨害藥品管理罪、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等被移送起訴,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家人忽略的,是不是成了人家拼命販賣的?
在辦案過程中,案件中的兩個特點,令民警印象尤其深刻。
首先,余某某團伙銷售保健品與過去常見的保健品騙局,在手段上有顯著的區別。過去,保健品騙局往往是組織老人上課,通過現場反復洗腦,讓老人相信保健品的功效,從而下單購買。記者家中就有老人遭遇過類似情況,被家人發現后,老人也不愿透露究竟花了多少錢,直到成功退貨,家人才知道,所謂羊奶粉竟要10000多元。
而余某某團伙根本不開展所謂培訓,也沒有導師,整個公司僅4個人。他們甚至不需要與老人見面,僅通過固定電話和微信與老人保持聯系,可以說是動動嘴皮子就牟取了數百萬元的非法利潤。
其次,民警發現被害老人大多獨居,有一定學歷,閱歷較為豐富,年齡偏大,身體不甚健康。獨居老人缺乏家人關愛,所以才會把嫌疑人當成‘干兒子’;有學歷、有閱歷的老人才更容易掌握快遞到付、微信等使用方法,才舍得花錢買‘高端藥材’;年齡大、身體不太好的老人才會對‘顯著藥效’更為信任,越買越多,以求健康。民警感嘆,其實,只要家人多關心老人,老人便不會去其他地方尋找關愛,家人也就不會等到老人買進大量假貨才后知后覺,家人的關愛,才是老人最好的‘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