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會員卡套牢老年投資者,團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獲刑
時間:2022-10-01 11:20 來源: 作者:小通 人瀏覽
團伙成立公司,以發展會員方式承諾給予高額積分返利,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近日,經上海市浦東新區檢察院提起公訴,周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5萬元。吳某因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1萬元。曹某等人也均被南京市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周某在浦東經營一家保健品店鋪,后來又將吳某招進來作為店長,周邊不少老人是店里的常客,經常來店里聽保健講座。有了這些客戶資源后,2017年店鋪轉行開始搞養老項目投資,這些老人順理成章地成了他們的客戶。
為招攬更多的客戶,周某、吳某又招聘業務員,通過在小區附近發放宣傳單、在門店播放宣傳視頻、客戶間口口相傳等方式擴大宣傳。他們還組織這些老年客戶們到南京、無錫等地參加活動,途中不停宣講投資項目的盈利空間,號稱他們投資的是養老院、墓地等項目,甚至還有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的項目,4個月回本,8個月拿到全部收益,借此獲取客戶的信任。
在周某的授意下,吳某借用上述投資項目名義分別與老人們簽訂理財協議。協議規定,他們實行會員制度,根據投資金額,發放不同種類的會員卡,到期給付不等積分,會員可按照1:1比例兌換現金,以這種方式實現所謂的高額返利。銀卡客戶充值1280元給付2000積分,那么投資人最后可收回2000元,金卡客戶充值6400元最后可收回15120元,白鉆卡客戶充值12800元最后可收回31520元,翡翠卡客戶充值25600元最后可收回64320元。而老人們拿真金白銀充值后,往往只關心會員卡內的高積分,并不會特意去弄清這些復雜的規則。
受害老人們稱,一開始積分還能按照1:1的比例兌換現金,但很快就沒有了,所謂收益只不過是會員卡內的積分。后來有自稱是老板的人錄制視頻安撫他們,說錢投資了養老項目,還寫下了欠條,但最終也沒有兌現。
一家小小門店、區區幾名員工,如何運作得如此細致?其實在周某、吳某背后的是曹某、鄧某、李某等人,他們在南京成立的某商貿有限公司、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未取得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情況下,以發展會員方式承諾給予高額積分返利,吸引社會不特定公眾投資。而浦東的這一家門店只是他們設在上海的分店。周、吳二人吸收的存款均轉入上述公司的賬戶里。
經查,周某共吸收存款人民幣520余萬元,未兌付300余萬元,涉及投資人數110人。吳某共吸收存款人民幣300余萬元,未兌付160余萬元,涉及投資人數55人。